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重大工程 > 地方引才计划 > 海归博士科技创新 成都地震预警技术走向全国

海归博士科技创新 成都地震预警技术走向全国

时间:2013-10-22来源:成都商报 作者:91boshi
  聚焦高新区“三次创业”

  高新区“三次创业”规划提出实施“四大创新工程”推动内生式增长,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工程是“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工程”。海归博士王暾的创业故事,可让我们对高新区“三次创业”所言及的创新驱动有更直观的认识。

  创新研发地震预警系统

  2008年夏天,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物理学博士王暾带着简单的行囊来到成都高新区,他要在这里研发中国首个地震预警系统。当时的王暾没有名气,甚至连技术名称都显得那么陌生,但高新区不仅提供了免费的办公室,还从政策、资金等多个维度为他的创新研发提供帮助。依靠东拼西凑的120万元和高新区的接纳,学者王暾走上科技创业之路。

  王暾的机构叫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在5年多时间内,他带领团队搞技术攻关,建成覆盖54万平方公里的世界最大地震预警系统,让中国成为继墨西哥、日本之后,第三个掌握地震预警技术的国家。

  四川省“4·20”芦山强烈地震使得王暾的地震预警技术获得一次完美实战检验:当天早上8点02分,该预警系统在地震波抵达成都前28秒准确发出警报。很多人的手机(装有地震预警系统软件)都接到了预警信息,并在成都地面开始摇晃前撤退到安全位置。

  这次预警成功让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名声大噪。全国多地防震减灾局派人来到他的公司考察,科技部对这个项目高度重视并给予资金扶持。今年5月,省政府为高新减灾研究所挂牌“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而就在昨天,王暾宣布与上海市地震监测中心签署协议,将合作建设上海市地震预警系统……

  建设自主创新示范区

  王暾的故事鲜明地展示出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产业区的发展,离不开自主创新。而企业,则是自主创新的主体。

  高新区“三次创业”战略规划清晰地对自主创新做了详细规划—

  按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总目标要求,成都高新区对自身进行了重新定位:通过打造高端产业集中区、高端人才集聚区、自主创新示范区、改革开放模范区、文明和谐首善区,全面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王暾的地震预警技术,既涵盖高端产业,也涉及高端人才,同时还是自主创新的典范。像这样的企业,在今天的高新区数不胜数。可见,高新区提出的“五区”定位是经过广泛调研和深思熟虑后提出的。

  “三次创业”规划还提出实施“四大创新工程”推动内生式增长,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工程是“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工程”。也就是说,类似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这样的企业创新主体将在高新区得到更多扶持和引导。

  据高新区介绍,他们将支持企业自建和联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共建,以及并购、收购国内外研发机构;规划、布局一批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推进企业高水平研发机构建设。支持国际研发机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等在高新区设研发机构,促进国际先进技术跨国转移。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组织和实施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以企业为主体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专业孵化培育体系,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大力支持成长速度快、创新能力强、专业领域新、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每年遴选一定数量的具有规模优势、创新潜力和发展后劲的高成长型中小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领军企业。

  可以期待,未来将有更多的自主创新案例出现在成都高新区。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