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新闻资讯 > 高层动态 > 2021年中国科技评述及展望

关注微信

2021年中国科技评述及展望

时间:2022-01-05来1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佚名

 ■杜鹏

202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

在这一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在这一年,国际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逆全球化思潮抬头,新冠疫情加剧了不确定性。

在这一年,中国科学家交上了一份令世界瞩目的优异答卷,中国科技也正在转型蜕变,开始了系统性、结构性的跃升,有力加强了当前和未来对高质量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

科技突破:硕果累累的2021

2021年,中国科技工作者步履不停。从挑战科学前沿到打造大国重器,从抗击疫情到改善民生,科技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展现出巨大的力量。

突破科学前沿,不断拓展人类认知疆域。中国在物质、地学、信息、生命科学等领域涌现出一大批重大原创成果,基础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例如,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科研团队利用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在银河系内发现大量超高能宇宙加速器,并发现了人类迄今观测到的最高能量光子,开启“超高能伽马天文学”时代。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国家天文台的科研团队利用嫦娥五号月球样品,发现月球最“年轻”玄武岩年龄为20亿年,研究成果改变了人类对月球的热历史和岩浆历史的认识。

突破技术极限,不断创造无限可能。2021年,围绕国家战略需求部署的科技重大任务实施成效显著。例如,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实现1056秒的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再创世界纪录。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科研团队则通过系统揭示纤维锂离子电池内阻随长度的变化规律,让锂电池成为可穿戴的储能织物。

聚焦国计民生,有效保障国家安全。惠及民生向来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目的。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科研团队以二氧化碳、电解产生的氢气为原料,成功生产出淀粉,大大提高了合成速率和效率。科技在人类与新冠疫情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大数据为底层技术的健康码,成为人们正常生活和安全出行的“放心码”;及时确定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推出多种检测试剂产品,提供有效防控方案;首款新冠联合用药安巴韦单抗与罗米司韦单抗获批,为患者赢得10天黄金救治期……与此同时,由应对疫情所催生的在线教育、远程办公等新业态、新模式,将依托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技术进一步发展。

转型跃升:筑牢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根基

如何快速提升重大原创成果能力、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实现由大到强成为建设科技强国的当务之急。中国科技坚持目标导向、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持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瞄准痛点稳步发力,在2021年开启了转型跃升之路。

强化科学问题引领,学科交叉不断深入。科学问题为科学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方向。强化选题机制、凝练重大科学问题成为当前国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内容之一。重大科学问题造就伟大的科学,往往与社会重大挑战有关,需要通过学科融合来寻求解决方案。“迁徙生物如何发现其迁移路线”作为《科学》公布的125个最具挑战性科学问题之一,一直备受学术界关注。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科研团队首次全面结合遥感卫星追踪、基因组学、神经生物学等跨学科研究手段,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游隼迁徙研究系统,从多维度阐明北极鸟类的迁徙路线变迁和遗传基础,并首次发现了鸟类长距离迁徙的关键基因,为探索鸟类迁徙开拓了新模式。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基础作用。2021年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强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为代表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推动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显著提升,引领带动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九章2.0”和“祖冲之2.0”,使我国成为唯一在两个物理体系中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的国家。中科院与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合作,迅速整合全院农业科技创新和相关高新技术研发力量,组织开展“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为黑土地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在“双一流”建设的推动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稳步推进,已经成为中国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科技领军企业积极构建跨领域、大协作、高强度的创新基地,加强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商业化、科技资源共享服务。

促进开放创新,汇集全球智力资源。2021年中国科技积极加强国际交流,通过设立研究基金、发起相关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提升使用全球创新资源能力,带动提高中国科技创新的全球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中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面向全球开放使用;面对疫情,中国积极同其他各国合作推进病毒检测、疫病防治、疫苗研发等。此外,中国还积极向世界分享北斗卫星发展成果,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ITER),共建联合实验室和技术转移中心……中国举办的高交会、智博会、世界互联网大会、中关村论坛等,无一不显示出中国在科技领域与外界深化交流合作、共享发展成果的能力和诚意。

未来之路:塑造科学,造福人民

当今世界面临全球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重大挑战,科技创新已成为重塑全球格局、创造人类美好未来的关键因素。科学技术也在众多因素影响下,沿着增进人类福祉的方向发生相应的组织变革。

使命导向基础研究不断推进。基础研究不仅需要拓展认识自然的边界,更需要应用牵引,弄通“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2021年11月,中科院提出使命驱动的建制化基础研究,发布“基础研究十条”,推动基础研究定位的重大调整和系统重塑,从选题机制、科技评价、科研生态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新举措,为满足国家战略需求提供科学基础和关键核心技术支撑。

科研范式变革改变传统思维。信息技术的迅猛进步和知识体系的爆炸性扩张,正在推动形成新的科研范式。解决系统性复杂问题成为新时代科研范式变革主要驱动力,仿真模拟和数据科学可能成为推动科研范式变革的有效突破口,科研活动组织创新成为推动科研范式变革的基础。为更好应对科研范式变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扎实推动学科布局改革,将现有9个科学部整合为基础科学、技术科学、生命与医学、交叉融合4个板块,探索新时代知识生产以及知识生产与应用融通的新路径。

科技与伦理协同发展,促进科技向善。科技创新在为人类带来更多福祉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2021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把科技伦理要求贯穿到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科技活动全过程,确保科技活动风险可控。这也表明中国将继续坚持负责任的创新,把科研伦理建设、科技对社会的影响纳入到新兴技术研发布局中,使技术发展遵从社会伦理道德,保障科技在推动人类文明发展中发挥正向作用。

如今,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新动能,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时代赋予科技力量,科技也将化崎岖为康庄大道,为人民作桥梁,让社会感受到科技更多的温度。

(作者系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