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新闻资讯 > 海归就业 > 海归 海归 金贵何在

关注微信

海归 海归 金贵何在

时间:2014-07-15来1源:新疆经济报 作者:

  “我是海归”之现状

  7月是求职的冲刺期,多地招聘专场传来的信息显示:新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求职者的薪资期待值持续下降,特别是其中的“海归”,起薪已基本与本土的高校毕业生一致,月薪三五千照样有“海归”愿意干。

  去海外留学曾经是很多人看中的“增值”途径,然而随着留学人数的日趋增多,专家预测,今年将迎来“史上最大海归潮”,海归人数将比去年增长近半。

  “海归”潮日渐逼近,“海归”精英光环渐渐褪去;同时,对“海归”含金量的质疑也成为社会热点。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海归们该何去何从?

  晨报讯

  :“现在大家对于海归的态度是越发理性了。”29岁的席泽利已经是一个孩子的父亲了,2010年从马来西亚科技大学留学回国后,他经历了海归由热趋冷的转变。

  最近他已辞去工作,在乌市小西门附近开始做服装批发生意。在这之前,他做了4年销售工作,月薪在6000元,而他留学的花费是60万元左右,至今还没挣回当初的学费。 马来西亚海归:

  自己创业做老板

  2010年,海归还是大众眼中的精英,席泽利回国后没有直接回新疆,而是选择去了成都。因为他在国外学的是国际贸易专业,英语过硬,所以他很快就在成都的一家公司找到了一份销售工作,6000元的月薪比同期国内毕业的本科生高出一截。

  2011年,因为母亲身体原因,他从成都回疆发展,然而他发现自己的英语专长在新疆的就业面很窄,因为新疆的外贸交易都是以俄语为主。最终他还是选择在一家企业做销售,月薪六七千元,但需要经常出差,工作并不轻松。

  “不过四年的销售工作已经让我对一个产品的流通环节了如指掌了。”席泽利说,父母当初送他出去留学,是想让他经风云、见世面,并不是为了让他增值或镀金,所以他还是选择了自己创业。

  之前一直做销售的席泽利专门留心过企业经营的各个过程,虽然销售在外人看来有些辛苦,但对他来说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且他认为经过这四年的历练,自己很擅长与客户沟通,所以在目前能独当一面的时候,决定自己创业做老板。 英国海归:

  “金贵”光环已消失

  与席泽利这种对于海归身份的淡然不同,已经在乌市一家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工作的林潇潇感觉自己目前的状况与预期有很大差距。

  林潇潇高中毕业后被父亲送往英国留学,因为父母在航空公司工作的背景,他回国后也顺利地进入了这家单位,做一些他感觉与专业八竿子打不着的工作。

  “我是研究生毕业回来的,原以为单位对于我的重视程度可能会高一些,结果我与其他人的考核条件是一样的。”林潇潇说,当初父母送他去留学,是希望他回国后起点更高,虽然目前他的收入比同期毕业的研究生要高一点,但是与预期相差甚远。

  林潇潇说,自己虽然是研究生毕业的海归,但不符合单位对于特殊人才引进的条件,所以只能接受现实,否则很可能会和其他留学回来的同学一样面临就业难的窘境。“当初觉得留学能让自己有更多的光环,没想到回来后发现,这些光环并不像之前想像得那么闪亮。好在经过这一年的调整,我的心态已经回归正常了。”林潇潇说。

  延伸阅读

  海归网上找工作

  前不久,记者在58同城等一些求职网站上发现,不少留学生开始通过网络求职,不过他们求职的起薪要高于同期毕业的国内学生。

  记者联系到其中一名从英国回来的留学生,对方表示,之所以要在网络上找工作,是希望更多人关注自己,因为他目前的工资待遇与预期相差甚远,希望重新找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

  相对于内地海归漫天飞的状况,新疆的海归相对较少,作为“高大上”人才,一些海归博士或博士后一般不会担心就业问题,因为相关部门每年都有特殊高级人才的引进,这很容易让他们找到一个好归宿。

  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出国留学人数快速增长,其中自费留学生已占90%以上,同期回国的海归一般以硕士为主,在国外学习和工作的时间都比较短,逐步呈大众化特征。

  据了解,过去海归的海外经历动辄七八年,现在有的出国读个硕士只需1年。在海外学习时间缩短,意味着投资降低,那么作为回报,求职机会和薪水比以前肯定会有所降低。

  据新疆教育部门不完全统计,2011年,有8000多名新疆籍学生在海外留学,这个数字以每年2000多人的速度递增。

  教育部发布的《2013回国留学人员就业报告》显示,当年我国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35.35万人,是同期出国留学人数的85.4%。对比不难发现,留学回国人数正快速增加。2001年我国留学回国人员为1.2万人,2005年增至3.5万人,2009年达到10.8万人,2012年更飙升到27.3万人。

  近几年,国外就业环境愈发严峻,导致大批留学生回国就业。另外,留学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并不是每个人都是高大上人才。特别是今年高校毕业生数量达727万人,再创新高,而同期海归的数量也达到顶峰,这两类群体的择业取向接近,导致就业矛盾突出。

  业界声音

  海归麻烦比较多

  从用人单位的角度看,整个市场对海归的需求正回归理性。不过,一些用人单位对待海归的态度仍存在两个极端。

  “一部分企业不待见海归,认为他们眼高手低。但另一些用人单位对海归仍过度追捧,特别是一些政府和事业单位。”新疆人才市场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海归来说,除了进入比较看重海归背景的政府或国有企业外,大部分人会进入一般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和一些外资企业。

  而这些企业对于有海归背景的人普遍有很多担忧。新疆易居盛世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留学背景在招聘时的作用正逐渐被弱化。首先,如果是一名自费留学的海归,意味着其家庭可能比较富裕。企业普遍会认为,家庭富裕的人一般不能吃苦也不够努力,尤其是对公司的激励机制不敏感。其次,海归意味着稳定性会差一些。因为你的同学更有钱,更有社会关系,所以混得可能更好,这会影响你无法安心工作,换工作的可能性更大。

  另外,因为是海归,意味着你可能比较麻烦,在国外就读本科的学生尤其如此。接受西方教育的海归,比较容易变成“愤青”,无法像“土鳖”一样在灰色环境中自由成长。因为海归是“高大上“,所以面临诸如劳资纠纷时,也更容易付诸于法律或者仲裁,为企业带来更多麻烦。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