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了解到,在2019年国际宇航大会上,86岁的戚发轫院士获得了本年度国际宇航联合会(IAF)“名人堂”( Hall of Fame)奖项。该奖项旨在表彰对推动空间科学技术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戚发轫院士是我国“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作为中国知名空间技术专家和卫星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他多年来为中国空间技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国际宇航界与中国在航天领域合作打下了基础。
这是继“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希季院士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专家第二次获得IAF“名人堂”奖项。
他是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的见证者、参与者
中国第一发导弹、第一颗卫星、第一艘试验飞船、第一艘载人飞船……他见证中国航天每一个重要的时刻。
他历任“东方红一号”卫星行政负责人,“东方红二号”、“东方红三号”卫星总设计师,直至执掌设计神舟载人飞船的帅印,他是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将中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送上太空,正是戚发轫在“神舟五号”发射任务书上签字。
“不怕输在起跑线上!”
当火箭发射、飞船升空,在地面上做准备工作时的任何一个微小失误,都可能导致任务失败、航天员殒命。戚发轫说,在中国航天领域,他是失败次数最多的工程师,但是他把失败都留在了试验上。
他曾在演讲中说:“中国的航天事业起步晚,但是我们发展快!我们不怕输在起跑线上,很可能我们在起跑线上表现不那么完美,但是不要怕,人生、事业是马拉松。”
为防止简历投递丢失请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邮件标题格式:应聘职位名称+姓名+学历+专业+中国博士人才网)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