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新闻资讯 > 人才论点 > 湖北孝感:加强“三支人才队伍”建设

关注微信

湖北孝感:加强“三支人才队伍”建设

时间:2015-12-22来1源:中国人才网 作者:梁晓莹、梁军、叶卫华

农村地区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用不好,困扰基层“末梢”发展和民生改善。近年来,立足城乡统筹发展,孝感加强乡村教师、乡村医生、乡村干部“三支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出了“接地气、能解渴”的农村人才培养模式。

乡村教师:注入源头活水

6日下午,孝昌县观音湖学校教师曹丹在明亮的周转房内收拾行李,准备度暑假。去年,学校新建了周转房,她和爱人各分到一套带厨卫的宿舍。

有了周转房,吃饭、住宿、洗澡不再难,曾因条件简陋差点想辞职的曹丹渐渐找到归属感。“更没想到,作为农村学校的教师,我还有机会赴英国学习。”

短短3年,观音湖学校新招高校毕业生23人,教师平均年龄从50岁以上降到 31岁。学生大量回流,从161人增加到目前的325人。今年中考,毕业班33个学生中有19个考上孝昌一中。

2014年4月,孝感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为农村课堂注入源头活水。

改善生活条件。实施“三个一”工程(一批周转房、一批教师食堂、一批澡堂),去年新建保障房655套,改造保障房471套,配齐洗浴设施。今年还将新建及改造保障房400多套。

提高教师待遇。去年全市投入2720余万元,为农村骨干教师每人每月奖励600元。大悟、孝昌的农村教师还分别按乡镇300元、村小400元、教学点500元的标准每月享受补贴。目前,孝感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基础绩效工资高于城区教师12%。

去年全省公示的特级教师中,孝感市首次同时有6名农村教师跻身其中;全市优秀教师等表彰中,农村教师比例达60%。

乡村医生:破解现实困局

“以前要么出诊,要么农户上我家来,卫生条件差。现在,诊疗室、观察室、配药房、档案室都齐全,诊疗记录在电脑上随时可查。”7日,云梦县吴铺镇长辛村61岁村医杨传俊在村卫生室乐呵呵地说。

去年,云梦县规定,按每2000人设1所村卫生室的要求配备村卫生室,县政府对新建标准化卫生室每个补助10万元;汉川市投入700多万元,完成了96个村卫生室产权公有化;大悟县每年拿300万元用于全县村卫生室建设配套资金。

解决村医“青黄不接”的现实困局,孝感从去年9月起,用3年时间“订单式”免费培养300名新型村医。学员均面向农村选拔,委托湖北职院培养,学员学习期满、成绩合格后,颁发农村医学专业中专毕业证,并可参加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改善待遇留住村医。云梦对村医建工龄补贴制,孝昌县对高学历卫技人员发放特岗津贴,大悟县出台规定对乡镇卫生院高学历、高职称人员待遇倾斜,同时规定乡镇卫生院每年拿出2%业务收入用于进修培养。

2014年,孝感市乡村医生人均年收入达到2.58万元。

乡村干部:夯实基层堡垒

乡村干部是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关键。去年,孝感出台《加强乡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确保村主职干部年收入不低于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5倍,以激发队伍活力。

45岁的黄红霞原是大悟河口镇西山村的妇联主任。去年底,西山、金墩两村合并为新金墩村,经竞选,黄红霞任村书记。

“过去干一年只能拿6000元工资,现在总收入2万元。”这一年,大悟所有在编在岗的村干部工资报酬改由县级统筹发放,黄红霞的工资一下子翻了一番。从今年开始,孝感市由各县市区比照当地副乡镇长工资水平确定村主职干部工作报酬的底线标准,并建立了村主职干部工作报酬与当地副乡镇长工资同步调整机制。

待遇提高了,村“两委”竞选热度上来了,村干部干事面貌焕然一新。“每天都有村干部在岗值班,办事效率高,还办起了苗木基地。”说起新一届村“两委”,金墩村67岁的村民杨业清深有感触。

经调整,孝感新一届村“两委”成员中,生产大户或致富带头人占31.15%,比上届增长4.6个百分点;女性占28.02%,比上届增长13个百分点。

乡镇干部和村干部,岗位在村、重在服务、责在连心。孝感完善管理制度,开展乡镇干部“走读”专项治理等,通过市级示范培训、县级集中轮训、乡镇普遍补训“三训联动”,实现乡村干部教育培训全覆盖。

孝感市委书记陶宏说,通过“三支队伍”建设,不仅要让人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还要通过评选“最美乡村教师”、“最美乡村医生”、“最美乡村干部”,树立一批基层优秀人才典型,让基层人才有地位、有荣誉、有希望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