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高校教师招聘 > 广东高校招聘 > 五邑大学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院2025年全球诚邀英才依托申报海外优青(新增批次)

关注微信

五邑大学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院2025年全球诚邀英才依托申报海外优青(新增批次)

时间:2025-08-13来源:中国博士人才网 作者:佚名

为进一步完善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充分发挥科学基金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功能,吸引更多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回国(来华)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现启动2025年新增批次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申报工作。

01项目简介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02申报条件

具备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年9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等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不适用于通过中外联合培养方式取得海外博士学位的情况)。

在海外工作期间,同时拥有境内带薪酬职位的申请人,其境内带薪酬职位的工作年限不计入海外工作年限。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并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限项要求

执行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相关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对于已申请2025年度上半年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因时间结点原因导致不符合当时申请条件、但符合新增批次申请条件的,可申请新增批次项目;其他申请人不得在新增批次重复提交申请。

已申请2025年度其它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的,不得在新增批次申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03配套支持待遇

除国家提供的资助外,项目入选者可享受广东省及江门市叠加配套科研经费支持,同时享受学校以下政策:

(一)编制及聘岗:纳入事业单位编制,并聘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二)薪酬待遇

1.学校提供有竞争力的年薪、购房补贴;

2.每年可享受所在二级学院的年终奖励性绩效工资;

3.对超出聘用合同任务目标之外的突出成果进行单列奖励。

(三)科研支持

1.学校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支持;

2.优先支持组建创新科研团队,并配备充足的科研办公和实验场地;

3.在招收团队成员、研究生招生指标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

(四)其他生活支持

1.根据人才需要,协助解决配偶工作,安排子女入读江门优质公办学校;

2.办理广东省“人才优粤卡”和江门市“人才绿卡”,享受广东省及江门市提供的人才政策;

3.提供最长6年的过渡性住房;

4.符合条件的人才可享受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04学院简介

五邑大学是珠江西岸最早建设的以工为主的多科性本科高校,在省内同类院校中最早拥有工科硕士点。机械工程学科作为学校老牌优势学科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即开展研究生教育,并于2000年正式获批硕士学位点,2006年获批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2018年获批广东省“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2019年获批珠江学者设岗建设学科。2021年五邑大学获批广东省博士点建设单位,同时布局机械工程学科为博士点申报的三个重点学科之一。

近年以来,机械工程学科主动对接广东省“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积极响应广东省委“1310”战略部署,为珠江西岸地区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助力大湾区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学科逐步在激光焊接与增材制造技术、先进传感与检测技术、高分子材料混沌场加工技术等研究方向上形成优势和特色,承担 17 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 248余篇高水平科研论文,取得发明专利授权418项,混沌场挤出吹塑系统热效能及工艺优化为代表的一批科研成果成功转化,为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 15 亿元,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中国专利奖等科研奖励5项。

学院现有机械工程、电气与自动化工程2个教学系,有机械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交通工程(轨道交通自动化)、交通工程(轨道交通电气化)、交通工程(交通控制与管理)、交通工程(智能装备)等7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机械工程、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机械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院依托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的学科力量开展人才培养工作,设有机械工程、自动化等全日制本科专业(方向)共8个,年招生规模约为550人,在校生为2221人。招收机械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校生人数180余人。学院积极投身“新工科”建设,稳步推进专业布局优化与拓展,相继完成智能制造工程、机器人工程等新专业的申报工作。

学院目前开设课程设计和专项实践环节共346门,开设包含课内实验的课程466门,现有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制图及CAD、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测试技术。同时在课外还通过校企合作、3+1综合实验班、实训基地建设、各类学科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工程素养。

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一支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46人,高级职称约占57%,国家级人才3人,省级人才1人。教师毕业于985/211高校,学缘结构合理,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72%,具有研究生导师资格人数占比70%。老中青教师比例为1:2:1.5,年龄梯队合理。近年来学院的高分子装备、智能机器人等科研团队承担国家级项目5项、企业重大项目30项,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132余篇,获得省级科技奖5项。科研成果对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工程人才形成了有力支撑。

优秀教师代表——徐百平

徐百平,男,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暨南大学外聘博士生导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访问学者。现任五邑大学教授、江门市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主任。致力于高分子材料加工新理论新方法的探索以及化工过程强化传热研究,全球首创了同向差速非对称双螺杆的新概念,将混沌混合引入到高分子材料加工的全过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主持省级科研课题10余项,以第一申请人获得国内外授权发明专利40余件,差速双螺杆专利进一步以PCT形式申请了美国、欧盟、印度等10个国家的发明专利,目前已经获得美国、欧盟、印度等10多个国家的发明专利授权。撰写《塑料挤出成型》教材1部,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机械工程学报、化工学报、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论文120多篇,是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Polymer Engineeringand Science等10多个国际期刊长期审稿人。现为国际先进成型协会理事、全国橡胶塑料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文核心期刊《工程塑料应用》编委,主持专业核心课程《塑料挤出成型》获得2012年国家级精品课程、2013年国家级共享资源课程,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差速双螺杆技术实现成果转化7次,2024年通过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主持的成果鉴定,被评为世界领先水平,荣获2024年度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24年度广东省技术发明二等奖,混沌单螺杆技术获得2021年广东省轻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n_gzVd2rEv6z7Yd2641opg

为防止简历投递丢失请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邮件标题格式:应聘职位名称+姓名+学历+专业+中国博士人才网)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