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新闻资讯 > 高层动态 > 第十四期钱学森论坛:创新中国该如何领跑全球

关注微信

第十四期钱学森论坛:创新中国该如何领跑全球

时间:2018-01-22来1源:未知 作者:陆琦

中国在发展,世界也在发展。国际科技竞争,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何能够抢抓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战略机遇,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在1月21日于深圳举行的第十四期钱学森论坛上,《中国科学报》记者围绕这个话题采访了多位院士、专家。

厚植创新土壤

中国人口约占世界五分之一,可给我们带来现代文明的发明,如电灯、电话、手机、汽车、火车、飞机等200多种日常用品,却没有一个是中国人发明的。原因何在?

“不是中国人不聪明、不勤劳,而是我们不敢挑战权威。”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刘科直言。

他表示,实现创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挑战权威。“有时候竞争很残酷,大家不敢创新,因为创新了容易出错,所以创新文化应当容忍失败。”

有人说:“当中国在为需求生产产品的时候,美国永远在设计需求。”这是美国保持绝对领先的根本原因。

对此,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薛惠锋表示,如果没有一种敢为天下先的雄心壮志,没有一种会当凌绝顶的战略视野,中国的创新将永远无法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正因为创新艰难,才更需要培育开放包容的土壤。

“实现创新,需要创新社会的建立。”刘科认为,创新社会应当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像反腐那样的力度去惩罚知识产权的偷窃者”,应当从知识、创新机制、人才、激励、企业文化、商业环境、风险基金、职业服务、政府政策、生活素质等角度构建。

培育创新人才

创新需要时代机遇,需要落地平台,需要实干精神……创新,需要很多因素。

而在中科院院士李廷栋看来,人才是第一资源。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高水平的创新人才。

“一件事情的成败、一家单位的荣枯、一个国家的兴衰、一个民族的存亡,归根结底取决于人才。”李廷栋说,“我们应大力弘扬‘爱才、用才、敬才’之风,不仅培养各个学科领域的顶尖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战略眼光的世界级的领军人才。”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萦绕在国人心中多年。李廷栋认为,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掌握人才培养的规律。

他建议:首先要给年轻人压担子,让他在科学研究的实干中增长才干、提高水平;其次,要相对固定他的专业学科,让他在一个领域做上10年、15年、20年,千万不要今天让他干这个、明天让他干那个,这样将一无所成;再次,要保证工作时间,如果没有充分的时间让他钻下去,人才出不来;最后,要给他表现的机会,发表论文、成果为社会所用、参加学术研讨会,以提高思维能力和国际知名度。

教育是创新之本,是创新的源动力。不过,两院院士李德仁坦言,当前高等教育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

以粤港澳地区为例,未能形成与世界级大湾区建设相匹配的高等教育协同创新体系,也未能支撑引领智能时代发展趋势的高科技研发体系建设。为此,他建议创建粤港澳大湾区联合大学,打破粤港澳高等教育交流合作体制壁垒,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

打牢创新基础

创新就是要想别人没想过的事,走别人没走过的路,成就别人没能成就的伟业。但在中国,过去强调较多的是集成创新。

“集成创新固然重要,能够通过优势互补较快地出成果,但在集成创新过程中要看到前人的不足,而且还要看到将来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创新。”中科院院士庄逢辰说。

“要把中国真正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我们必须啃些硬骨头,做些关键技术的攻关,做些雄厚的基础研究。”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补充说,“创新从基础研究开始,只有雄厚的基础研究才能产出比较重大的创新。”

人类发展的历史证明,基础理论的重大突破带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社会的发展取得飞越。

李廷栋以地质学为例解释说,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板块构造学说,对于矿产资源勘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推动了地质科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基础研究对解决一系列的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目前我国的基础研究投入不到研发支出的5%,远低于创新型国家15%以上的比例。

对此,李廷栋表示,一定要把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按中央要求真正落到实处,创造有利于基础研究发展的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使科学家能够静下心来钻研科学,进而取得重大科学发现和重大突破。

同时,加强基础研究必须要有从事基础研究的人才。“现在强调学科交叉、学科综合,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重大的科学问题,但同时,一些基础学科也必须加强,否则可能成为‘无源之水’。”李廷栋说。(完)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