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新闻资讯 > 海归就业 > 多数“海归”月薪不过万

关注微信

多数“海归”月薪不过万

时间:2014-11-27来1源:北京日报 作者:

昨天,教育部发布《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2014),这是教育部首次全面分析我国留学生回国就业状况。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留学低龄化趋势明显,但留学的高投入,并没有换来就业的“高产出”,多数“海归”就业后月薪未超万元,本科学历的“海归”月薪低于5000元,与一直在国内求学、就业的学生相比,没有明显优势。

出国留学年龄越来越低

本次蓝皮书的样本量涉及14万留学归国就业人员,所采用的信息达280万项,主要来自2013年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办理就业落户的数据、国外学历学位认证数据及留学服务中心全国各分中心以及学历学位认证验证机构所采集的数据。

调查显示,2013年我国留学回国就业人员达35.35万人,其中95%的“海归”年龄在22岁至34岁之间。获得学士学位的“海归”平均年龄为25.53岁、硕士为26.63岁、博士为34.73岁。63%的“海归”具有硕士学位,30%为学士学位,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数仅占6%。

此外,在留学回国就业人员中,本科毕业即出国留学的比例最大,占到47.31%,其次是高中毕业出国,占到33.38%。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主任孙建明坦言,现在孩子出国留学的年龄越来越小,初中生出国读书已经十分普遍,未来低龄化趋势还可能加剧。

“海归”最爱北上广深

据教育部统计,改革开放至2013年年底,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305.86万人,学成回国人员总数达144.42万。有72.38%的留学人员有选择回国发展的意愿。有关部门预测,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出国留学和学成回国的留学人员总数将持续增长。

据介绍,影响留学人员回国就业的主要因素包括国内人才市场需求及其变化,以及国家的人才政策,特别是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具体优惠政策和项目。

调查显示,57.94%的受访“海归”期望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大城市工作。最青睐的行业为金融业,其次是教育、信息和软件服务等行业。“海归”们更期望到国企和外企工作,其次才是民企、高校和研究机构。

本科月薪不超5000元

调查显示,博士和硕士留学回国人员,月薪主要在5000元至10000元,本科和专科毕业的留学回国人员月薪大多在5000元以下。这与国内高校毕业生就业后的月薪相比,没有明显优势。

记者在近日采访时遇到的一些“海归”,也印证了教育部的调查结果。今年,在澳大利亚留学的小章顺利获得博士学位,并进入某韩企工作,但他有些郁闷,四年留学生活学费不菲,但自己的薪水并没有比一直在国内求学的同事高。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拿到硕士学位的小杨则更郁闷,由于回国后错过求职季,不仅没进入心仪的国企,也没有解决北京户口,更没拿到高薪。甚至还有的留学生由于没有在国内找到心仪的工作,由“海归”变成“海待”,进而再次留学海外。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车伟民分析,用人单位在挑选人才时,是否留学其实并不重要,关键是看毕业生的专业、能力是否与岗位匹配。留学生虽然在国际视野和语言方面有一定优势,但从长远看,这种优势正在减弱,不少在国内学习的学生通过海外交换或实习也能具备国际视野和语言优势。

业内人士表示,留学的投资不菲,所以不少留学生回国都希望高薪,甚至好高骛远。与之相比,国内的学生更现实,也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

“海归”热门专业国内难就业

“海归”薪酬的尴尬,其实也与专业有关。蓝皮书分析海量数据发现,回国就业的留学人员的专业大多是商科类和社会科学类学科,最热门的10个专业包括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外国语言文学、艺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学与工程、教育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

博士留学回国人员的专业集中于理工科专业,包括生物学、化学、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物理学、应用经济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

然而,留学时选择的“热门”专业,回国后不一定好就业。今年10月,教育部曾发布了一份国内就业率低的专业名单,其中就有生物科学、经济学、教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海归”热门专业。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