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邳州尖端科技产业领域新闻不断——
不久前,由徐州博康信息化学品有限公司最新研发的电子束光刻胶成功下线,已被送往中科院微电子所测试;
1月9日,由江苏影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首台光刻机交付客户用于集成电路产品生产;
去年12月31日,在海外学人创新创业邳州行活动上,高端新材料项目——新型纳米级超细纤维素项目签约落户邳州。
这些新闻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共同的关键词——“海归”。无论是博康公司的光刻胶、影速光电的光刻机,还是刚刚签约的超细纤维项目,都是由“海归”人才领衔研发。根据邳州市委组织部提供的最新数据,目前该市已汇聚海外高层次人才68人。
“海归”人才纷纷登陆邳州,为邳州尖端技术产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将太阳能电池板连上一个小小的逆变器,就能将太阳能转变成高压电并入电网。再连上电脑,就能远程监控发电量和故障状态。掌握这项技术的人,就是“海归”专家、徐州天之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周登科。
周登科告诉记者,由他领衔的研发团队,6名核心成员中有3人是“海归”。该团队研发的实景光伏监控系统,已获得6项软件著作权和1项实用新型专利。
奇迹仍在上演。作为集成电路的核心材料——光刻胶一直被国外垄断。今天,打破这一垄断的,就是位于邳州的博康公司。在博康,主持光刻胶技术研发的,依然是以“海归”为主打阵容的科技团队。在博康研发一线,共有6名光刻领域的顶尖“海归”专家。
美国“海归”博士、博康公司研发副总监潘新刚介绍,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光刻胶制造企业,该公司所掌握的光刻胶核心技术中金属离子含量(PPB)已达到10亿分之一以下。仅凭此一项,该公司已站到了光刻技术的世界前沿。
“在邳州,‘海归’人才主要集中在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领域。”市委常委、邳州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娄海说,比如杰事杰改性新材料、三仪新兽药、南方永磁、网为电气、影速光电等项目,都有高层次“海归”团队集聚。
邳州市委书记王强指出,邳州正处于新型工业化的中前期。“海归”团队加盟邳州,不仅创造了技术奇迹,还直接加速了邳州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走上由资源要素驱动转向科技创新驱动的新常态,以‘海归’为首的高层次人才起到关键作用。”
以光刻胶为起点,邳州正向上下游延伸,一条从金刚烷到光刻胶单体、光刻胶,再到光刻机,最终形成晶圆光刻、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光电子器件等高端化学品产业的完整产业链正在形成。
那么,是什么样的“魔力”,把这些高精尖“海归”人才吸引到“三四线”城市邳州?
“是服务!”邳州市组织部副部长汤荣星告诉记者,为吸引“海归”人才来邳州创业,该市打出四张牌——政策牌、乡情牌、资源牌、服务牌。邳州市长陈静介绍,为高层次“海归”人才提供服务,倒逼邳州的服务模式转型升级。“靠土地、税收优惠吸引人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要靠产业基金、创投公司帮他们融资。”目前,邳州已有光刻胶研发中心、光刻机、集成电路三项目各获得3000万元产业基金扶持。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