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新闻资讯 > 海归就业 > 海归如何走好“上岸”的路

关注微信

海归如何走好“上岸”的路

时间:2014-05-14来1源:辽宁日报 作者:

→绿卡阻挡不了回国热情,留学生最大回国潮已到来→精英标签一去不返,海归不再意味着好工作、高收入→留学生扎堆商科专业,致使就业竞争加剧→职业规划和工作经验成为留学价值得以体现的关键

■背景提示

又至留学季,每年四五月份,总能看到大批学生及家长奔走于各个留学教育展,筹备出国事宜。出国留学已不是啥新奇事儿,倒是越来越多的海外留学生纷纷踏上回国之路,格外引人关注。2000年,中国留学回国人员仅为9121人;到去年,留学回国人员达到了35.35万人,而当年出国留学的人数不过41.39万人。

今年回国留学生更多。 3月13日,在由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与中国教育在线联合举办的“留学行业发展与挑战”论坛上,中国教育在线发布了《2014年出国留学趋势报告》,认为中国迎来了留学生“最大回国潮”。

现今,我国开始从“智力流失期”向“智力回流期”过渡,但留学生的就业问题也随之而来。此次留学生回国潮恰逢史上最难就业季,来自教育部的数据称,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727万人,比2013年增加28万人,再次创下历史新高。

那么,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之下,留学生为何纷纷回国发展?现阶段海归的就业情况如何?他们在国内能否闯出一片新天地?相较于国内毕业生他们的竞争力表现在哪些方面?在求职过程中又遇到怎样的尴尬?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留学的价值能否在职场中得以体现?请看本期新闻调查。

聚焦 最大回国潮袭来七成留学生回国

眼下正值留学季,与以往不同的是,本季的热门事件不仅仅是出国留学,还有回国就业。

以前,能够出国深造的人还不是很多,主动选择回国工作的人也比较少。 “那时候,在一些留学生聚会上,大家常常互相询问‘什么时候毕业’、‘找到工作没有’,但很少有人问‘什么时候回国’,难得的归国人士也被称作‘海归’。 ”中国青年海归协会沈阳分会会长王志峰介绍,留学生滞留不归现象一度饱受各界质疑。

不过,在最近几年,出国留学已不是啥罕见事,海归也不再是稀有物种。我国出国留学人数每年以超过10%的速度在增长,同时学成回国人数也以超过20%的速度在增长。

教育部数据表明,2000年,中国留学回国人员仅为 9121人;2012年中国人才回流人数达到了27万人;到2013年,留学回国人员达到了35.35万人,而当年出国留学的人数是41.39万人,仅相差6万人。

在沈阳,回到本地工作、生活的留学生也越来越多。一家留学移民机构的负责人魏经理告诉记者,她做了十几年的留学中介,大概七八成的留学生都陆续回来了,无论是早些年出国的还是最近几年才去的,很多拿到了绿卡的人依然会选择回国。

沈阳人彭禹就是海归大军中的一员。1998年,在高中还没有毕业的时候,他就选择了去澳大利亚读书,先是学习一年语言,接着完成了两年的高中教育和3年的大学学习,在当地生活了整整6年,并获得了澳洲“绿卡”。然而,大学一毕业,彭禹便毫不犹豫地告别澳洲,踏上回国的旅程。

“当初之所以出国留学只是机缘巧合,回国发展则是早有盘算。”彭禹说,“尽管在澳大利亚生活非常安逸,随便打一份普通的工,就可以生活得很不错。但总觉得,那只适合养老,对于年轻人来说有种浪费青春的感觉。如果不想过安逸的生活,还保有激情和梦想,回国就是最好的选择,我身边很多同学都已经陆陆续续回来了。 ”

归属感也是促使大批留学生最终选择回国的一大动因。王志峰告诉记者,自己曾在法国工作生活了8年,对当地的餐饮、礼仪、社交方式了如指掌,用法语和当地人沟通也越来越自如。然而,他还是辞去了当地的工作回到国内。

“家人都在国内,希望我回来,不过这只是一个方面,促使我回国的主要原因是那种归属感的缺乏,这是很多留学生都有的感触。无论你在国外呆的时间多久,习惯、交流方式和当地人多么的一致,但仍感觉自己是个‘异类’。 ”

“况且,在国外,我们即便付出比当地人多好几倍的努力,仍难以得到更好的发展机遇。留学生只能在技术性领域取得一席之地,始终不能进入他们的核心领导层面。 ”王志峰说。

另外,近年来,相较于欧美地区的经济低迷,国内经济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快速增长的中国经济需要大量的管理类、技术类人才和创新人才,这为海外人才回国发展提供了机遇。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大幅提升,各方面环境不断改善,加上我国与世界接轨的速度加快和各种机会的增多,留学回国人员将不断增加。 ”王志峰说。

来自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信息也表明:未来几年,我国将迎来回国人数比出国人数多的历史拐点,中国将从世界最大的人才流出国,转变为世界最主要的人才回流国。

探究 留学专业扎堆商科国内毕业生抢跑市场

海归遭遇就业难,谈及原因,很多人首先将其归结为海归的傲娇心态、眼高手低的做派和高薪资的要求。

王志峰表示,这些并非主要原因。在他看来,如今海归就业压力大是由于留学专业雷同,扎堆商科所导致。无论是早些年出国的还是近两年走出去的,无论是去美国的还是到澳洲的,这些留学生都热衷于报一些商科专业,比如金融、会计、市场营销等等。

彭禹是此类留学生的典型代表,留学时报的专业是当时最热门的市场学。 “那时我身边出国留学的同学都报的这类专业,因为在人们的普遍观念中,出国就应该读商科专业、学财经知识,这样的专业回国后就业前景会比较好。但回国后,我找到的第一份工作及后来的创业和留学专业关联并不大。 ”经过几年的打拼,如今彭禹虽然事业小有成就,但是提及当初的专业选择,他至今仍感到遗憾,“商科专业并非我所爱,高中那会儿我一直梦想当一名飞行员,畅游蓝天。 ”

2004年留学澳大利亚、读酒店管理专业的沈阳女孩宋佳妮说:“来澳大利亚留学的中国学生的确很多,但我们专业只有我一个中国学生。我在这边交到的朋友多是读商科的。 ”

一份有关出国留学趋势的调查报告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现象。该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国外攻读本科的中国学生中,约50%选择了经济管理和金融类专业;攻读研究生学位的中国学生中,约46%选择读经济管理与金融类专业。

前不久,沈阳市铁西区一家外企在网上挂出了一个金融管理岗位的招聘信息,不到两天时间所收简历超百份。这家外企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张小姐告诉记者:“从我们这次接收到的求职简历可以看出,应聘留学生的整体水平都不错,但留学国家和所学的专业过于集中,这令竞争更加激烈,同时也增加了我们挑选的难度。 ”

那么,留学生为啥热衷于扎堆同一类专业?

走访中,记者听到最多的是学生和家长对国外院校和专业的了解不够。沈阳一家留学中介机构的魏经理称:“很多家长好面子,只看学校的综合排名,当我们给学生推荐国外一些综合排名不是很高但专业优势非常明显的学校时,总会遭到家长的拒绝。 ”

除了海归留学专业过于集中导致就业竞争激烈之外,还有一个客观状况是,国内高校毕业生人数也在快速增长。 2013年国内高校应届毕业生达到699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2014年,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将达到727万。国内高校就业大军与海归回国潮叠加,海归们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就业竞争。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