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新闻资讯 > 海归就业 > 理想丰满 现实骨感 失意海归如何自我调适

关注微信

理想丰满 现实骨感 失意海归如何自我调适

时间:2014-07-04来1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徐鹏 刘璐

 

人才网

  6月26日,媒体报道了一名常州籍海归男子回国后遭遇爱情事业双失败,为筹措生活费三次持刀抢劫,最终被依法逮捕的新闻。一些海归因为回国后面临国内外文化、人际关系差异与求职方面的不顺遂,从常人眼中的“明日之星”成了“问题海归”。

人才网


  理想丰满 现实骨感

  海归回国落差大

  2014年毕业季,预计有35万海归同国内727万应届毕业生一起竞争就业。原本含金量十足的海外文凭,在国内外学生扎堆学习的热门专业上,并未成为海归找工作时能够加分的砝码。海归本想出国“镀金”,提升自我实力,回来却发现自身所学成了“普遍技能”,归国后,自己的留学经历没能起很大作用。实际上,国内教育逐渐同国际接轨。在国内大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有了较大提升的同时,海归数量的递增与整体质量下降,这使国内招聘单位对海归并不“感冒”,而更看重个人潜力和岗位需求。

  出去留学,社会各方面本身就对其抱有更高期待。这种高期待与回国适应期碰撞在一起,加剧了海归工作、生活、社交等方面的压力。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下,一些本是社会重要精英的海归沦为职场失意、社交失联、文化融入困难的弱势群体。

  量体裁衣 不乱跟风

  提升自我最重要

  “地球村”的出现极大地缩小了国内学生与海归之间的知识沟与视野差距。国内国外的课堂所学已然没有太大差距,这时候,家长和孩子就要从实际需要出发,理智决定留学的必要性。国内某著名高校的李明(化名)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学习金融,但因为无法适应国外的课程设置与学习节奏,两年的课程只学了一半就偷偷地跑了回来,靠着爷爷的资助跟着狐朋狗友混日子。被父母发现后,家里通过关系给他介绍了很多工作。但因为一年浑浑噩噩的生活,高不成低不就,与社会脱节严重,从一个高材生变成了一事无成的“逃学海归”。

  某教育机构的咨询师徐毅认为,海归在国外学习、生活时就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借鉴前人经验教训,不能单纯为了满足家庭、社会的期待,或是为一纸文凭而学习。同时,不能割裂与国内的联系,时刻把握国内市场动向、理清国内雇主需要什么样的能力、求职时突出自己的职业目标等。总之,海归们不仅仅要分清自己的优劣势,还要树立起自己的信心,保持一颗平常心,脚踏实地,相信自己的事业会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

  放低身段 调整心态

  高智高情助成功

  完全以市场为导向的功利教育虽在短时间内催生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却忽视了高智商群体的情商教育。海归杨女士为换工作,托人找关系,最后工作没解决,10万元的所谓“疏通费”也跟着所托之人一起消失了。国外相对简单的工作与社交环境教会留学生不同于国内的处事方式。归国后文化环境的突变,要求海归在贡献智慧的同时,能尽快融入新的社交圈层,建立新的人脉关系,找到归属感。情商与智商的不匹配,使得一些海归缺乏社会经验,无法处理好归国后的种种不适。长此以往,价值观念冲突加剧,人际关系越发疏离。这种因为心理调适能力缺失导致的海归与社会生活的格格不入,不仅使海归本人承受孤独郁闷等痛苦,也为社会埋下了不安定因素。

  某消费品行业的业务总监于丽娜在谈到海归的心态调整问题时说:“企业在雇佣海归人才时,已经不再把学历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就职后对团队的融入、面对压力时的自我调节都非常重要。”因此,海归应适时褪去“身份”光环,放低身段,对自己和他人有一个客观的认知与评估,用一个成熟的心态应对新环境中的各种问题,靠智商,也靠情商,更加从容地适应自己的工作与生活。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