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新闻资讯 > 海归就业 > 中国“海归”变“海待”?多方专家探讨规避低质量留学

关注微信

中国“海归”变“海待”?多方专家探讨规避低质量留学

时间:2014-10-09来1源:新民网 作者:

  新民网讯 近年,不少优秀的国内学生进入国外名校后反被劝退辍学,许多对留学投入巨大的“海归”回国后不幸成为“海待”,以及留学低龄化造成的学生心理问题等正引起教育界的关注与反思。近日,在一场主题为“国内教育体制内孩子的留学准备清单”的圆桌讨论上,如何规避低质量留学成为焦点话题。

  留学生归国一年仍未就业,学习还未结束孩子就被劝退回国,中国留学生特别是青少年留学生现状与预期存在巨大反差。如何适应国外截然不同的教学体系和海外生活面临的文化差异,如何从成绩不好的“被动留学”到早做计划的“主动留学”,帮助孩子规避低质量留学正在成为留学圈热门话题。

  上海平和双语学校是一所较早引入国际课程的学校,每年都有大量的学生成功走上出国之路。在副校长苏晨杰看来,该校学生表现出来的自信、阳光、开朗,往往是最为打动招生官的。“当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拥有非常好的英语语言能力,但他是善于表达、乐于表达,在碰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他知道该怎么样尽可能与别人沟通,而不是一味的退缩、害怕、惶恐,甚至说我不干了,这个不好玩。”苏晨杰认为,与传统教育不同的是,国际课程完全注重的是全人教育。这也意味着,认准了这条出国之路,就是“踏上一条不归路,你没有退路”,所以尤其需要慎重。

  “别把家庭教育"外包"给学校。”《外滩教育》总编辑田健东认为,是否选择把孩子送到国外留学,首先就是要深入了解孩子,“永远不是在找最好的,而是最适合的”。他同时提醒,家长更不要有这样的想法:“认为孩子在国内读书不好,或许出国就好了呢?”

  用民主、宽松的教育方式培养出了“哈佛女儿”,被冠以“猫爸”称号的常智韬说,现在家长往往被“他/她是怎么样的人、要把他/她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这样的问题困扰。他认为,教育孩子重在了解孩子成长的一般规律,而不是盲目跟潮流。“与其我们眼前盲从,还有真的在兴趣、学习方面责任心引导,比你每次盯着她的考试成绩要重要得多。”

  曾留学哈佛商学院MBA的沈鸿如今是英孚出国留学备考中心的校长,在他看来,很多家长给学生选择了出国留学,就是“赢在了起跑线上”,其实,学习只是一个目的,更重要的是成为更好的自己。他说,在国外学习期间,更外国同学比的不是英语能力,显然这是留学生不占优势的,比的应该是思辨能力。“一个教授抛出一个问题,美国人想都不想就举手回答了。这种思维的方式和沟通的方式是我原来在国内教育的时候完全不可想象的。”在他看来,这些也是中国学生在留学期间应该逐步适应与接受的。(新民网 李若楠)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