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新闻资讯 > 科研资讯 > 科研工作 > 科研资助应该因才施策:年龄莫成“分水岭”

关注微信

科研资助应该因才施策:年龄莫成“分水岭”

时间:2018-02-13来1源:未知 作者:91boshi

《 人民日报 》( 2018年02月12日 20 版)

科研资助应该因才施策、唯才是举,不能让年龄成为“硬杠杠”,要更多探索多元化、人性化的解决方案

眼下,“35岁焦虑”成为不少青年科研人员面临的难题。因为35岁是申请一些科研资助项目的关键节点,包括知名度较高的青年科学基金、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等,都要求“申请者在当年1月1日未满35周岁”,让不少接近这一年龄的科研人员“压力山大”。

随着国家科研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科研资助的项目越来越多。部分项目专门为青年科研人员设立,在申请条件中对申请者的年龄进行了限制,除了35周岁这道门槛以外,优秀青年基金、青年长江学者年龄限制是38周岁,青年人才年龄限制是40周岁,杰出青年基金、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年龄限制是45周岁……

为青年科研人员提供“专属”科研资助,这本身是件好事。尤其对于刚开始搞科研的年轻人来说,项目评审时跟资历较深、积累深厚的科研人员“同场竞技”,优势自然会少一些。规定申请人的年龄上限,确实能让科研资助更多向年轻人倾斜,避免项目评审时“论资排辈”的现象,还可以通过同龄人间的竞争,激励他们多拿项目、早出成果。

但是,当年龄成了“硬杠杠”,甚至是科研资助项目评审中的某种导向,又会带来一些新问题。比如,部分科研人员为了赶在“年龄线”前出成果,追求“短平快”,不愿选择那些周期长、见效慢的方向或问题,助长了浮躁的学术风气。一些拿了项目的科研人员则会在后续项目的评审中不断积累优势,而那些没有及早拿到项目的人,不仅当期的科研活动受到影响,还有可能“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导致同龄人之间科研资金分配差距不断拉大——年龄有时竟成了科研资助的“分水岭”。

科研活动既有长期性,又有不确定性。科研资助要支持、鼓励科研人员,除了在年龄上做出适当的限制以外,还可以探索更加多元化、人性化的解决方案。

比如,除了要看申请者当期成果的“横截面”,更要纵向兼顾其科研潜力,研究问题的难易程度、前景等等,而不能简单以某一时间点上成果的多寡、研究的进度为依据;个人的经历不尽相同,“年龄划线”对于较晚取得博士学位,或者做博士后、访学交流的科研人员来说会有一定影响,可以尝试用更灵活的时限要求来代替,如规定“博士毕业几年内可申请本项目”;对优秀的“超龄”申请者,资助项目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敢于破例,给予支持;此外,对来自欠发达地区的项目申请者,年龄可考虑适当放宽,用差异化的条件来引导人才的合理流动。

科学研究要以人为本,科研资助也应该因才施策、唯才是举。避免年龄“一刀切”,才能让科研经费真正花在刀刃上,有效减轻科研人员的身心压力,促进建立更完善的科研资助体系。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