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新闻资讯 > 科研资讯 > 科研工作 > 超百名研究者曾为掠夺性期刊审稿

关注微信

超百名研究者曾为掠夺性期刊审稿

时间:2020-03-13来1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佚名

3月11日,预印本网站bioRxiv刊发的一项调查显示,数以百计的研究者曾为掠夺性期刊审稿。这些期刊看准了科研人员的发稿压力,收取高昂的版面费用,但审稿质量往往不过关,甚至不提供同行评议。

调查指出,参与掠夺性期刊评审工作的,大多是是非洲和中东等地的年轻科研人员,缺乏相关经验。在行评审平台Publons上,可以查到相关评审记录近六千条,涉及的掠夺性期刊超过一千种。

以往认为,完全不做同行评议的期刊才算掠夺性期刊,但实际上,故意引导读者误解编委会资格、未制定数字化存储政策等也会被定义成掠夺性期刊。而且,即便有审稿行为,这些期刊也会“放水”。有出版界人士指出,就算这些期刊会审稿,但所谓的审稿人也不过是他们的遮羞布。 

给这些期刊提供审稿意见的动机也很复杂。有些人可能并不知道自己在为掠夺性期刊审稿,但也可能有人借此机会扩大自己的学术生产力。有观点指出,Publons作为集纳审稿意见的平台,其根据评审条数设定排行榜的做法,也在无形中催生出更多重数量而非质量的审稿意见。

调查者建议,研究机构和资助者应警告研究人员,不要为掠夺性期刊提供评审意见。调查指出,如果这些评论是真实的,则可能“浪费了研究人员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据《自然》报道,审稿人的建议很可能被掠夺性期刊无视。英国一家昆虫研究公司的主管伊恩·伯吉斯曾为尼日利亚某出版商的多篇文章提供审稿意见,但这些意见完全被忽略了。“我天真地以为,如果提供恰当的审稿意见,文章质量就会有所提高。”伯吉斯表示,尽管他不再给掠夺性期刊审稿,但仍会收到类似请求。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