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6月,在大连星海湾畔、世博广场上空、海创周会场,总有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无论你飞得多高多远,回家总是快乐的!”世界各地的海外学子怀揣着学成报国的梦想、从四面八方汇聚到海创周,开始他们投身实现“中国梦”的奋斗中。
海创周成功举办了13届,一批批海外学子回到大连、辽宁乃至全国创新创业,有力地推动了新兴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极大地增强了经济转型、创新驱动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十三届海创周:引回3200位海外学子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更是发展高新技术、实现创新驱动的动力之源,也是经济发展的后劲所在。海外学子创业周活动就是针对激烈人才竞争,开展的一项旨在延揽海外学子人才的引智引才活动。
我国是世界上海外留学人员最多的国家,有资料显示,中国在外留学人员总数在160万以上,遍布100多个国家。大多海外学子视野开阔,掌握最新科技知识,有的还拥有发明创造,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2000年,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指导下,在大连举行了第一届辽宁(大连)海外学子创业周活动,获得了巨大成功。从此,一年一届的海创周活动越办越好,掀起了一股海外英才学成归国创业、追寻“中国梦”的热潮。
据不完全统计,海创周举办13年,已有3200多名海外学子携带技术或资金归国创业或开展合作。2010年,海创周升格为国家级,并成为国家“人才”重要平台,从而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大连高新区:“海归”顶起科技产业半边天
海创周在大连举办,大连高新区近水楼台,从而引进了大量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海外高科技项目。据统计,大连高新区海外学子创办的科技企业,占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的近50%。海外学子创办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更是占到一大半,海外学子名副其实地成为了大连高新区高新技术和软件产业发展的主力。
在大连高新区,海外学子拥有的专利和软件着作权也占到一半以上,一些海外学子已经发展成为行业或领域的领军者。其中,郭方准带领团队研发生产的超真空产品拥有16项国家专利,填补国内空白,产品不仅提供给中科院和各大院校,还出口欧美等十余个国家;张群创建的INTESIM多物理场仿技术构架及优化软件平台,分别用于中、美、日的航空航天工程,他还承担了国家重大专项和863、973等项目多个,在仿真技术领域占据重要一席……
为防止简历投递丢失请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邮件标题格式:应聘职位名称+姓名+学历+专业+中国博士人才网)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