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新闻资讯 > 人才工作 > 美国华媒:中国“万人计划”不矫情

关注微信

美国华媒:中国“万人计划”不矫情

时间:2013-11-04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2012年9月即已启动的中国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即“万人计划”)第一批入选名单最近出炉,而选拔标准引发热议。美国《侨报》今日刊发文章称,现在已经不是一个苹果砸头能砸出名堂的时代,欧美日的诺奖获奖史已经说明,科研不可能回到手工作坊单打独斗的时代。在中国国情之下, “万人计划”,一点都不矫情。

  文章摘编如下:

  “万人计划”第一批入选名单最近出炉,而选拔标准中有关“第一层次(共分三个层次)100人”的表述——要求“具有冲击诺奖、成长为世界级科学家的潜力”,引发热议。“冲击诺奖也要组团了?”“跟国足一样,举国体制没戏!”“太功利!”你一言我一语,让“万人计划”不免显得有些矫情。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一句电影台词,未尝不是眼下这个地球村的共识。美国、欧洲、日韩、印度、巴西等等,无不在引才上挖空心思,奥巴马极力推动的移民改革方案,更是极具竞争力。

  早在1994年,就由中科院组织了“百人计划”,在纳米、基因、地质等多方面 “收编”了千余名海内外学者;继而在2008年,又由中组部领衔启动“人才”,“收编”了数千名海内外学者,成果得以扩大,大家熟知的杨振宁教授,便是这次引才引来的。到如今再推出“万人计划”,可说是水到渠成,亟需全民力挺。

  “万人计划”自然想“更上一层楼”,不仅扩大范围,还提高标准。而以拿诺奖作为评价高端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正是对“中国科研”四字的负责。

  以诺奖作标准没什么不好,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细览“万人计划”第一层次科学家的名单,像“首次在实验上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中科院院士薛其坤等,谁敢断言他们就不能摘诺?

  至于“国家队不可能”一说,现在已经不是一个苹果砸头能砸出名堂的时代,欧美日诺奖史已经说明,科研不可能回到手工作坊单打独斗的时代,而是要靠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的设备。在中国国情之下,舍“国家队”无它。

  “万人计划”的最大挑战就在于大陆科研体制的腐败。如何塑造一个“唯学是举”的科研体制,最近引起热议的中国官方智库提出的“383改革总路线方案”,提到鼓励自由探索、大学去行政化、改革科研经费支持方式。当然,还是要看即将揭幕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具体改革方案。

  这么说来,“万人计划”,一点都不矫情。

为防止简历投递丢失请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邮件标题格式:应聘职位名称+姓名+学历+专业+中国博士人才网)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