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新闻资讯 > 人才工作 > 院士称号本应很纯粹 析院士制度改革

关注微信

院士称号本应很纯粹 析院士制度改革

时间:2014-07-01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蒋建科

事实证明,仅靠院士个人的自律、自觉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坚守院士的学术性、荣誉性本质,才能更好激励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前不久举行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对院士遴选和退出机制进行了重大调整,迈出了院士制度改革的关键一步。

发源自17世纪英、法两国的院士制度,是国际上通行的对科技界进行激励的一项基本制度。1955年中国科学院成立学部,标志着我国院士制度的建立。院士制度是党和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重要体现,其目的在于:发现、培养、吸引和提携优秀人才,肯定他们的科技贡献;集成优秀科学家的智慧,为国家宏观决策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咨询建议;有效发挥国家最高学术机构的作用,引领科学方向,弘扬科学精神,促进学术繁荣,倡导优良学风。

经过近60年的发展,我国已基本形成以两院章程为基础,以相关实施细则、办法等为依据的院士制度体系,为院士增选、科学道德建设、咨询评议等工作提供了较好的制度保障。广大院士在科技攻关、战略咨询和崇德向善中引领示范,做出了突出贡献,赢得了社会尊重。

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近些年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现象。比如,一些非学术因素在院士增选中暗中作祟,拉票助选、成果包装等现象屡禁不止;一些地方和部门将院士功利化,对新当选的院士奖钱、奖房、奖车,导致一些院士待遇过高;少数院士兼职过多过滥,既影响自己集中精力做科研,也不利于学术活动的正常开展;一些单位出于种种考虑,存在院士工作终身制现象;极个别学术失范、道德失格的院士虽屡遭举报、引起公愤,但依然“稳坐钓鱼台”,不能从院士群体中退出……

学高为范、行为士表。两院院士在我国科技界拥有最高学术荣誉,其一举一动都会在全社会引发高度关注,产生很大影响。上述问题和现象,既背离了国家设立院士制度的初衷,也与院士称号的学术性、荣誉性本质相违背;不仅损害了院士群体的声誉和尊严,也不利于我国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

这些问题和现象,引起两院的高度重视。中国工程院已连续几年给新院士及其所在部门和单位写信,提醒院士避免参加各种与自己专业无关的评审、鉴定、咨询等活动。中国科学院则在院士证书颁发仪式上,要求新当选院士现场集中公开签署承诺书,就履行院士职责、严格自律等做出郑重承诺。

这些提醒和告诫,虽然产生了一定效果,但事实证明,仅靠院士个人的自律、自觉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只有通过改革,使院士遴选机制、学科布局、年龄结构、兼职和待遇、退休退出制度等更加科学、完善,才能坚守院士的学术性、荣誉性本质,更好发挥广大院士作用,更好发现和培养拔尖人才,更好维护院士群体的荣誉和尊严,更好激励科技工作者特别是青年才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加快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步伐、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为防止简历投递丢失请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邮件标题格式:应聘职位名称+姓名+学历+专业+中国博士人才网)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