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新闻资讯 > 人才工作 > 吉林省优秀人才进校园巡回报告会在两所高校召开

关注微信

吉林省优秀人才进校园巡回报告会在两所高校召开

时间:2014-07-01来源:吉林日报 作者:李文瑶

6月26日至27日,由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联合组织开展的吉林省优秀人才进校园巡回报告会在长春两所高校举行。来自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的博士生导师、中央“青年人才”入选者彭章泉研究员选取大学生关心的话题:“从校园走向社会,该做好哪些准备?”为主题,为1500余名大学生做了两场接地气的报告,在学生中引起热烈反响。

6月26日下午,可容纳900人的长春光华学院报告厅座无虚席。15时,报告会正式开始。彭章泉手持麦克,走上讲台,即兴开讲。“同学们,请问你们认为自己现在急缺的是什么?”,“没有学习的动力。”,“缺少前行的目标。”……“为了做好这期报告,我特意邀请吉大学生做了调查问卷,也问了同样的问题。你们的回答引发我的思考,当下大学生,要从学校顺利走向社会,需要提升的不仅是专业素养,更重要的是生存能力。”

彭章泉以为,中国大学生目前普遍存在思想不独立和责任感缺失两大主要问题。他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与大学生成长条件优越息息相关。彭章泉将自己留学德国、英国的见闻与光华学院的学生分享,他说:“在国外,大学生独立意识很强。因为进入大学后,他们要独自承担学费,生活开销也多由自己打工赚得。所以,欧美的青年人没有等靠思想。同期对比中国的大学生,差别非常大。”

“当然,国情不同,学生面临的生活环境也不一样。但这些客观原因不能成为中国大学生逃避长大的托辞。要做出色的中国人,同学们就应该抓住大学时代,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面对生活学习中的困难,试着独立处理,积累经验,并逐渐练就一颗不怕打击的强大内心,最终以靠谱的人品赢得人生的精彩。离开学校17年,我始终遵行我自己总结的‘两独立一强大一靠谱’的处世哲学,并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它们帮助我平稳融入社会,并受益至今。”

听完彭章泉的报告,金融学院大二学生刘连哲说:“老师引经据典,并结合自身学习工作经历做的报告太精彩了。”外语学院大一学生金文杰同学则表示,彭研究员的人生感悟,帮他找到了前行的方向。接下来,他会认真规划大学生活,努力学习,争取做合格的毕业生,为祖国建设作贡献。

6月27日下午,记者又和吉林建筑大学的师生们聆听了彭章泉的报告。在报告会现场,同学们踊跃与彭章泉交流。土木工程学院大二学生孙中一向彭章泉提问:“我该如何定位第一份工作呢?”彭章泉用四个字解答:“积累经验。”管理学院王禹霖同学发问:“大学生如何尽快适应社会人的角色?”彭章泉解惑为:“放平心态,谨慎行事,为人谦逊,以诚相待。”同学们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原定两个小时的报告会,不得不一再推延。会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样贴近大学生心理需求的报告会非常有意义,为大学生的成长注入正能量。

据了解,吉林省优秀人才进校园巡回报告会是我省人才工作集中宣传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我省高层次创新人才回馈社会的系列行动之一。选取高校作为宣讲服务点,旨在加强我省人才培养的力度。大学生是祖国的后备人才。按照中央不断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决策部署,选派精英专家到学校做报告,有利于向学子宣扬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帮助他们清晰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对大学生的真实需求。

为防止简历投递丢失请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邮件标题格式:应聘职位名称+姓名+学历+专业+中国博士人才网)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