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新闻资讯 > 人才工作 > “旋转门”制度有利于人才储备?

关注微信

“旋转门”制度有利于人才储备?

时间:2014-10-29来源:中国发展观察 作者:杨良敏
  无论是从政府、社会对智库的认识、需求,还从是智库面临的政策环境来看,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确实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而让智库跻身一流行列,不断产生高质量、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培养和吸纳一流人才参与其中是非常重要的智力支撑。

  9月13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指导、中国发展出版社主办的“国研智库论坛2014”年会上,来自中央国家机关、高校、地方和民间智库的代表就如何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言献策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储备的重要性,以及干部人才机制的创新,比如“旋转门”制度被寄予厚望。

  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必须有“一流智库”作有力的智力支撑,通过一流成果转化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凝聚力的增强和影响力的扩大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决定》最大的亮点。其中,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正如习总书记所指出的,这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等各个方面。

  这项宏大工程的推进,必须在坚定信念的基础上,坚持全角度、宽视野,通过科学设计、反复比选,找到一个或一组能充分体现战略性、前瞻性的改革方案,不仅“管用”而且“长管用”,从而顺利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而这项工作的特殊属性,可以说历史地赋予智库发展一个巨大机遇,同时也赋予了智库更为艰巨的任务和更加重大的责任。为此,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特别提出,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这是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需要,更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进步潮流的有力推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说,智库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已经成为各方共识。国际经验表明,智库在国家治理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当前实现治理现代化迫切需要发挥智库的支撑作用。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赵振华说,在科技大变革的时代需要科学决策、顶层设计。顶层设计绝对不意味着让一个人去设计或几个人去设计,而需要集众人之智。无论是建国以后还是改革开放以后,如果中国在某些方面有失误甚至有一些重大的错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归结为智库不发达。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他们有发达的智库,其本身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

  江苏省政府研究室副巡视员沈和以江苏的现代化发展实践为例认为,江苏和全国一样,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创新驱动,推进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也处于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智库提供高质量的成果支持。但是江苏的智库建设相对滞后,与江苏的发展要求不相匹配。他认为,尽管如此,江苏现代化建设成就的取得始终离不开智库支持。2013年,江苏省经济总量是5.9万亿元,如果作为一个经济体,大概排在全球第十七八位,占全球的1/10,相当于浙江和上海的总和,相当于新加坡和我国台湾的总和,接近韩国的80%。很重要一点,就是江苏有一个引智机制,比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提供的智力支持影响很大,最近对苏州20年发展经验的总结,必将对其迈上新台阶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深圳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南岭也从深圳的发展诠释了智库在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深圳作为中国的一线城市,高校和传统的科研机构最少,但深圳现在有上千家研发机构,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的一半;深圳现在的研发经费占GDP的4%,将近600亿元人民币;深圳没有国有大型企业,但深圳华为、比亚迪、中兴、平安、万科都走向了国际。深圳的成就,正得益于有一大批新型的、不同于传统体制的研发机构。

  由此,无论是从宏观视野还是微观层次看,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对智库的需求已经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对更高层次、更高水准的智库成果的渴求,对其为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前瞻性和战略性提供强有力支撑上给予更高的期待,通过一流成果的转化,为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凝聚力的增强和影响力的扩大做出更大贡献。

  一流智库需要有一流人才支撑,“旋转门”制度备受关注和期待

  智库作为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为国家、企业、社会提供决策服务的智囊团,其战略谋划和综合研判能力是其满足需求、立足智库行业的根本。没有一流的成果,就没有一流的智库;而没有一流人才,一切都是空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所长高世楫把智库比做公共政策的设计机构,而智库的研究人员就是政策工程师,他们利用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各种知识,在给定的条件下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最优方案,或者提出一组方案,供政府和公众选择。而他们面对的研究对象比物理工程师复杂得多,因而对人才的素质要求非常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隆国强也提出,智库研究的公共政策问题非常复杂,影响因素和变量非常多,政策的变动又会引起诸多变量的连锁反应,和自然科学有很大的区别,不但条件无法假定也无法割裂出来在实验室模拟。因此,智库研究的科学性、专业性要求很强。这就需要有高质量的智库人才来实现、满足这一要求。

  对于智库人才来说,要适应这一要求,自身必须有过硬实力。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研究员夏杰长认为,学术型智库的建设需要储备丰富的人才,这些人才要有坚实的学术基础,同时要深刻理解中国国情,还要有对政府运行、政府决策的初步了解,只有储备好具备这些知识结构的人才,智库建设才能真刀实枪地干下去。

  赵振华也提到,智库需要“智”,而智来自于学者的学识素养,来自于对实际的了解。比如,没有去过农村说农村发展问题,这不符合智库建设的要求。同时,要有国际视野。这个国际视野不仅是智库人才的眼界要开阔,而且还需要智库在吸纳人才方面打破地域、行业界限,将具有国际视野的全球高端人才汇聚在自己的“库”里,借助全球智慧为我所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王文在介绍他们的经验时,就给出了很好的答案。他们在一年半时间里,吸纳了来自世界许多国家的前政要、银行家、金融家等49位知名人士成为高级研究员,其中包括阿根廷的总统候选人、联合国副秘书长、伦敦市副市长等等。他强调,智库在打造国际影响力、传播中国声音方面,吸引国际高端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卢迈也认为,想成为一流智库需要有很好的人才储备,其路径可以是国内国际相互融通合作。美国著名智库兰德公司就有很多外部研究人员进入智库工作,目前已出了2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有的是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再到他那里工作,有的是到他那工作以后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丁元竹教授说,智库要拿出来高质量的对策建议,需要长期的研究、积累,需要专项研究,这是做好决策咨询工作的重要前提。同时,必须站在实践前沿、政策前沿和理论前沿,因此提出来的对策建议会更厚重。这对智库人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李伟在分析智库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定位后提出,要建设高质量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智库要在资政辅政、启迪民智、平衡分歧、聚贤荐才等四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设置重要政策议程、形成完整政策方案、引导社会政策讨论,到及时的决策支持以及政策实施向社会作出必要的说明和引导,再到对重大改革、政策方案的第三方评估、政策实施效果的论证和评估,智库要以思想库和参谋助手的角色,贯穿政策制定的全过程。尤其是,智库作为思想库,其影响力的实质在于聚集一大批有思想、有理想的优秀研究人员和人才团队。智库要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充分发挥人才“旋转门”作用。政府可在智库的研究人员中选拔高级官员,而离任的政府高级官员也可进入智库开展政策研究工作,继续发挥专长和影响力。

  这个“旋转门”制度被不同专家不约而同地提及。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毛振华说,智库的人从事研究时,基本没有经历参与国家真正的治理,国家治理机构中基本没有人在智库里工作过,这是一个问题。现代西方实力比较强的国家,其治理最高层次的人才相当大比例来源于智库。角色互换对智库发展和水平提高很重要。因此,他建议干部政策可以稍微开放一些,广泛吸纳社会精英,特别是要吸纳有更高视野和更高道德水准的人才来智库工作,提升现有执政团队的社会基础及其影响力。

  北京师范大学新兴市场研究院院长胡必亮也表示,在美国像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这些著名的高校智库,与政府之间的人才流动很平常,在部长、国务卿、美联储主席等与教授之间角色经常互换。我们一定要让有能力的人自由地在商界、政界、学界流动,这样才可以把国家治理好。不可以想象,大学一毕业就在政府部门干一辈子能把国家治理好。所以,“旋转门”制度非常好、非常重要。

  上海社科院智库研究中心副秘书长权衡说,专业人才和研究力量是智库竞争的核心资源,“旋转门”是智库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活力。

  宁波市政府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利权建议,把智库的建设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结合起来,包括通过挂职等多种形式,实现类似于“旋转门”的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郑新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下诸多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案,执行过程、效果都难遂人愿,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数据库、案例库、知识存量、解决问题的技能、以及设施等。中央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硬件和软件都要搞。而软件建设之一就是搞智库工程,其目的很清晰,就是提升人的决策能力以及支持系统。其中,人的部分需要产学研“旋转门”和官学研“旋转门”转动起来。没有这两个“旋转门”,政策制定的角度、政策形成的方法、基于历史经验的预判等都无法保证,政策制定者的能力难以提升,政策效果难以改善。因此,他希望组织部门落实两个“旋转门”制度,以形成一个智库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互促的新局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在论坛总结时表示,中国智库的发展需要有高水平的人才支撑,就此有的同志提出要建立人才储备,特别是通过“旋转门”制度让很多社会精英到智库来工作,为政府储备更多的优秀人才,这是国际上智库发展很成功的经验,我们也需要借鉴。

为防止简历投递丢失请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邮件标题格式:应聘职位名称+姓名+学历+专业+中国博士人才网)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