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新闻资讯 > 人才工作 > 北大教授著书追忆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

关注微信

北大教授著书追忆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

时间:2015-07-17来源:新华网 作者:任沁沁

 新华网北京7月16日电(记者 任沁沁 白旭 吴凯翔)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的《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将于17日面世。该书呈现了中国大学集体内迁历史,这段历史被认为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期间,以西南联大为代表。

  “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重新回味生死存亡之际中国学人展现的高贵精神气质,尤为必要。”北京大学出版社编辑总监周彬表示。

  《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的作者是北大中文系教授、著名学者陈平原。近年来,陈平原致力于研究现代中国大学史。“这一百多年中国大学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历史上,最让我感动的是抗战八年炮火连天、满目疮痍中,中国大学依旧弦歌不辍。”陈平原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八年抗战,中国大半国土沦陷。为了保存“读书种子”,也为日后建国大业储备人才,原本主要分布在沿海及华北的中国大学,纷纷内迁。年轻人三五成群,穿越封锁线;有的教授甚至忍痛抛妻别子,随大学西迁。

  1937年“七七事变”后,平津陷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陆续南迁,于次年在昆明联合组建西南联合大学。随着日寇入侵深入华北、华东,越来越多大学相继内迁。至1941年初,战前108所大专院校,有77所迁徙。

  在战火纷飞、物资极端短缺的严酷环境中,中国的高等教育非但维持着正常教学秩序,甚至还得到了扩张。据陈平原研究,抗日战争结束时,大专院校由108所增加到141所,学生从4万多增加到8万多人。

  “外在环境如此险恶,但中国大学没被炸垮,依旧昂然屹立,略为修整后,便大踏步前进,这实在令人敬佩。”陈平原评价说。

  从事中国现代史研究的美国学者易社强曾在他的著作中说,以西南联大为例,中国最优秀的学者在这所大学竭力维护中华文化的生机。

  如何写“战争中的大学”,陈平原酝酿了好长时间。1997年1月,他第一次谈论了这个问题。“当初的切入口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主要着眼点在既是学术对象、也是文化氛围、更是精神传统的‘南渡’。”

  时至今日,陈平原仍坚持这一发现。只不过随着研究的深入,意识到只讲西南联大是远远不够的,如此辉煌的“华章”,不仅属于西南联大,更属于所有内迁的中国大学。“选择‘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是希望兼及史学研究与现实关怀。”他说。

  写作时间最早可追溯到2007年。陈平原借助档案、报道、日记、书信、散文、杂感、诗词、著作等不同史料的仔细辨析,跨越虚构与写实的鸿沟,让日渐遥远的“大学精神”重新焕发光彩。

  陈平原希望透过历史资料的发掘、生活细节的勾勒、教育规律的总结、读书人心境与情怀的凸显、国际视野以及当下的问题意识的引入,把中国的大学故事讲给世界听。

  “‘煽情’不是本书的目标。我的目标是尽可能准确地描述与呈现那一历史状态,理解并阐释那一代人的精神世界,至于判断,让读者自己下。”他说。

  陈平原评价中国大学在抗战时期的集体内迁,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世界范围内,和中国一样有大学内迁现象的只有前苏联,但莫斯科大学在外流浪时间仅是一年半,而北大、清华等在外流浪时间是9年。

  回望这段历史,对今天的教育发展以及社会改革,仍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即便只是着眼于教育,起码让你我警醒:大学的存在价值,不仅仅是传授具体知识、生产科研成果,更包括坚守某种信念,以及塑造民族灵魂。”陈平原说。

 

(来源:新华网)

为防止简历投递丢失请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邮件标题格式:应聘职位名称+姓名+学历+专业+中国博士人才网)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