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新闻资讯 > 人才工作 > 解除人才流向基层的传统制约

关注微信

解除人才流向基层的传统制约

时间:2015-08-07来源:中国人才杂志 作者:田兴明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思维定式。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必须破除传统思维,创新人才理念,从构建体制机制保障体系入手,打开各类人才流向企业、乡镇、农村等基层一线的闸门,开创“人往低处走”的崭新局面。

  解除人才流动传统制约。创新人才合理流动特别是向基层一线流动的机制,是搅动人才一池活水的“指挥棒”和“方向标”。对愿意到基层一线的各类人才,不讲学历、资历、职称、身份,一视同仁、同等对待。体制内的单位敞开大门,为引进特殊人才、急需人才等建立“绿色通道”;体制外的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等可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使人才愿流动、能流动。

  解除人才培训传统制约。一些在基层工作的人多年没有参加过培训教育,已是“江郎才尽”,不愿长时间留在基层。应建立完善人才培训机制,根据基层各类人才的特点,有步骤、分批次地安排每个人都参与学习培训,以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建立开放式、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才培训模式,既适时邀请名师、能人前来授课、解惑,也有计划、有组织地把优秀人才选派到对口的岗位去锻炼、到高校适合的班次去培训。

  解除人才激励传统制约。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需要有一以贯之的激励机制作保障,让人才在基层“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以规范化、公平化、正常化为标准,以业绩为依据,以贡献为坐标,建立统一的人才激励机制,对在基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改善民生、科技进步、民族团结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人才,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让人才有位子、受尊重,充分体现“有为才有位”,形成看得见、能学习的榜样和标杆。

  解除人才评价传统制约。评价内容可由业绩、能力、品德、知识等要素构成,可操作、能实施。评价方式可根据不同的对象开展群众评价、专家评价、市场评价、测评技术评价,真实、有效。评价结果可依据不同领域予以侧重,专业技术人才注重业内和社会认可,企业人才注重市场和出资人认可,党政人才注重群众认可,使评价结果有价值、能运用。

  解除人才使用传统制约。当前,基层对人才使用的平台不足,能给人才提供岗位、职位的地方不多。可结合基层卫生、教育、农技等服务领域和企业研发、生产的实际需要,既可采取咨询、讲学、短期聘用、互利合作、技术入股、人才租赁等方式,也可利用基层资源优势,鼓励、支持、引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集团到基层设立相关分支机构、研究基地、实验基地、实践基地、生产基地等,紧接“地气”,为人才发挥作用搭建平台。(作者单位:贵州省黔东南州委办公室)

为防止简历投递丢失请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邮件标题格式:应聘职位名称+姓名+学历+专业+中国博士人才网)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