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新闻资讯 > 人才工作 > 六大误区要当心!政府如何扶持创业创新

关注微信

六大误区要当心!政府如何扶持创业创新

时间:2015-10-12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作者:zhujunwei

 “双创”热潮下,国家与地方政府的“政策与服务竞赛”如火如荼。

  公开消息显示,到目前为止,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针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措施已超过2000条。简政放权、税费优惠、便捷融资、人才培养、“一对一”服务甚至“零成本创业”,等等,各地扶持创业创新的范围不断拓宽,力度竞相加大。

  “毫无疑问,现在是创业的最好时机。”不少受访创业者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这些政策措施很大程度上切实解决了其面临的资金需求、市场信息、公共服务等困难。

  但踏潮逐浪之际,缺乏经验,难免也会呛水。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在天津、安徽、山东、江苏等省调研过程中发现,一些地方的政策支持还不够成熟,例如,盲目扩建孵化器等创业载体,缺乏对地方产业、经济的精准定位;部分地区资金扶持、银行贷款等政策操作性不强,加之推广力度不够,落实打折;服务比较单一,难以满足多行业、各层次创业者的需求;政出多门,难以形成合力,等等。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张景安认为,政府服务部门要根据创业者要求、把握创业创新规律,不断优化服务,少走弯路。

  众创空间泡沫化

  当越来越多的人将创业视为梦想,服务创业的孵化器、创客咖啡、创业大厦等便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遍布城市街头、开发区、产业园和高校。

  仅从科技类孵化器来看,根据科技部年初公布的数据,2014年全国科技类企业孵化器已超过1600家,在孵企业8万余家,就业人数175万。受经济发展和科教水平影响,这类孵化器在各地分布并不均衡,主要集中在经济和科技资源较为丰富的东部地区。其中,江苏省数量最多,有553家,在孵企业超过3万家。安徽省有90多家,陕西省有50多家。

  而且,随着创业环境日趋成熟,再加上风投的引入和地产的开发等,民营孵化器渐渐与“国家队”孵化器平分秋色,形成了政府主导型、合作运营型、市场主导型等多种开发运营模式。以江苏省为例,在已建成的孵化器中,政府办的有801家,企业办的有815家,社会办的有181家。

  提供创业场地是各类孵化器最基本的功能。《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梳理各地情况发现,大部分地区通过盘活闲置资源、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建立创业苗圃、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免费、低价或通过房租补贴等方式提供给创业者,让其实现低成本创业。

  例如,安徽省今年7月份印发《“创业江淮”行动计划(2015—2017年)》,将实施八大工程,排在第三位的便是“创业筑巢工程”。

  在租金上,这些孵化器大多对创业者入驻提供相当大的优惠。以山东省济南市为例,毕业五年内济南户籍的高校毕业生、硕士以上高端人才、留学回国人员创办的企业,享受第一年100%、第二年70%、第三年50%的房租减免,其他入驻企业享受第一年100%、第二年60%、第三年40%的减免。

  除提供低成本场地之外,各类孵化器的功能正在不断健全,核心便是围绕创业者的需求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我们会有专门的团队与创业者共同评判项目,分析行业的背景、发展态势和潜在风险。在普惠的政策下,对每个项目我们的服务是个性化的。”江苏镇江科技新城管委会主任杨菊兰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孵化器快速增加形成了创业者和小微企业的集聚效应,但随着数量不断增多,各类孵化器本身也在经历市场的考验。《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调研了解到,一些孵化器由于选址不合理、定位不清晰、服务不到位、配套设施不健全等原因,入驻的项目非常少,孵化出园企业更是寥寥无几,造成了资源浪费。

  “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是所有众创空间要遵循的基本要求。”江苏省科技厅厅长王秦表示,不反对各地搞孵化器,但不能搞成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利用存量如对废弃厂房进行改造。而且,众创空间要获得政府扶持是有门槛有要求的。

  张景安则强调,创业孵化基地、园区单靠行政力量很难做好,要遵循市场规律并充分考虑创业者需求。

  国家层面近日对众创空间下一步的发展提出了系统指引。科技部发布的《发展众创空间工作指引》明确,众创空间需具备集聚创新创业者、提供技术创新服务、强化创业融资服务、开展创业教育培训、建立创业导师队伍、集成落实创业政策等八大服务功能。

  融资政策落地难

  融资困难依然是创业者们反映最多的问题。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到,大多数地区都已设立不同规模的创业基金,助力创业创新。例如,山东省从2014年到2018年,每年安排10亿元的资金,用于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给予小微担保贷款贴息以及促进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建设等。

  “我们拿出真金白银支持创业创新。”合肥市市长张庆军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未来3年,合肥将投入财政资金100亿元以上,撬动社会投资400亿元以上;设立各类基金15支以上,总规模60亿元以上;增加120亿元担保信贷资金,“通过政策集成和叠加,让广大创客行稳致远”。

  为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合肥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投资于在合肥登记注册的中小企业的金额不得低于全部投资额的50%,其中,初创期企业的投资比例不得低于30%。

  除“真金白银”的扶持外,拓宽融资渠道也是各地政策中的常见项。以安徽省《“创业江淮”行动计划(2015—2017年)》为例,该文件推出“融资畅通工程”,主要通过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及财政贴息政策、降低反担保门槛、提高对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以及新建创业引导资金池等措施提高重点群体和困难人员创业金融服务可获得性。

  即便如此,不少“给力”的政策却出现“落地难”的窘境。“目前很多政策,比如政府补贴、贴息贷款,推广并不到位,很多人都不知道。”济南帮管家房屋托管公司总经理张保松表示。

  对于有些创业者来说,由于申请程序繁杂、门槛高,这些政策虽“看得见,但摸不着”。例如,山东中天水土资源生态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卜凡敏指出,贷款需要有固定资产、房产等抵押,门槛对于轻资产科技公司来说较高,一直没有申请成功。

  “小微企业融资所以难以获得银行贷款,主要是‘三缺’:缺经营信息、缺与银行信贷机构合作的经历、缺抵押资产。”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副巡视员韦向群认为,融资担保机构可以增加小微企业的信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障贷款偿还。

  但小微企业获得融资担保同样不易。韦向群分析,一是我国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规模比较小,到2014年底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的担保贷款余额只有1.28万亿元;二是担保机构本身实力有限,平均每个担保机构的资本大概1.17亿元;三是小微企业贷款风险比较高,但风险承担机制并未建立。

  今年8月份,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融资担保行业加快发展的意见》,系统规划了通过促进融资担保行业加快发展,希望把更多金融“活水”引向小微企业。对于如何更好地落实前期出台的融资政策,仍需要各地方政府继续开动脑筋。

  服务缺乏针对性

  除了场地和资金支持,服务也是各地政府“比拼”的重要项目。

  在安徽马鞍山,百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程磊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马鞍市花山区政府为帮助包括百助在内的互联网创业者提升企业知名度、进一步对接外部资源,已协助百助牵头举办两届互联网大会,将腾讯、阿里、百度、奇虎360等多家知名企业请到当地。

  在山东济南的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一楼大厅设有创业指导、政策咨询、人事代理、法律服务、小额贷款和入驻申请8个服务窗口,入驻企业可享受“一条龙”服务。该中心还引进了法律咨询、人力资源代理和财税代理的企业提供专业服务。

  在江苏镇江科技新城,江苏艾科半导体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刚说,创业之初选择晶圆测试这一细分领域,与当时镇江市政府对整个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布局以及该市未来产业发展的定位密不可分。

  不少地方展现服务意识和特色的同时,相对于全社会范围内的创业创新热潮,服务单一、缺乏针对性和专业性的问题也不可忽视。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部分地区公共创业服务体系主要提供创业指导、基础设施、孵化场地、优惠政策等初创期服务,但提升创业能力等深度服务还处于探索阶段,而帮助企业进一步拓展市场、融资、延长产品价值链等专业性服务更显稀缺。

  张景安认为,目前的创业门类齐全,水平参差不齐。根据记者对安徽、山东、江苏三省126名创客代表所属行业的梳理,互联网领域的创业至少有24家,新能源、新材料领域有22家,智能制造、机器人领域有7家,医疗、生物技术领域有11家,传统的制造业、农业、生活服务业等领域有超过28家,文化创意、环保等领域的创业也占一定比例。

  “这需要政府提供差异化、多层次的服务,而专业领域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张景安指出,尤其是高新技术领域的创业,有了“七通一平”还不够,在企业管理、融资需求、财务、技术调整等方面政府要有超前服务的意识。

  马鞍山的做法是,成立融资、用地、人力资源、技术研发、“两化”融合、市场开拓、财税、法律等8个专业顾问团与有专项服务需求的企业对接。

  对于财政资金并不充裕的地区,“应该扶持民间的平台,同时还要创新服务方式。”镇江市副市长蒋建明表示。据了解,镇江市在小微企业科技保险方面,改变了单纯补贴的模式,而是通过将政府所需的保险业务作为激励方式,吸引保险公司为小微企业提供服务。“不花钱把事情办成,政府创新的空间很大。”

  政出多门需合力

  对于扶持政策,实现“一站式”申请是众多创业者的心声。

  各部门积极扶持青年创业,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重视创业、支持创业的氛围。但是,“创业创新涉及多个部门,会出现一些事务处理时间过长的情况,形成政策‘玻璃门’或‘弹簧门’。”“农梦成真”中国城乡交流平台负责人袁伟提出。

  还有不少创业者告诉记者,目前的创业扶持政策可以说是“浩如烟海”,但没有统一的出口,这导致两个问题:一是创业者不清楚自己到底能享受什么政策;二是在申请过程中浪费过多精力。当一些创业者问及“享受了哪些政策”时,都直言“不清楚、不了解,也不想花太多时间去申请。”

  某地人社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她经常遇到创业者“找错庙门”的情况。比如对于进驻创业园区的项目,创业补贴由人社部门审核发放;创业融资得向社区就业社保服务站提出申请,并向经办金融机构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再由财政部门贴息;资本认缴登记、出资方式等优惠政策要问工商;税收优惠政策又要问税务。“政策多,涵盖部门广,创业者搞不清楚情况很正常。”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到,在很多市级政府层面,往往有10多个部门都负责“双创”相关的工作,纵向上还有国家、省、市、区县乃至街道社区等各个层级。针对不同行业的创业,主要负责的部门也不同。涉及的管理部门多,如果没有形成合力,很难将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还有创业者表示,在有些地方的政策中,针对某项政策具体负责落实的部门也不明晰,“有关部门”的提法让他们很是“迷茫”。

  “从我们政策制定的最先一公里到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都存在一定问题,乃至中间环节的中梗阻也影响了政策的效果。”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王文铎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

  而且,由于政出多门,一些地方还出现了重复申请补贴的现象,但在没有建立统一项目库之前难以核查。

  对此,为推进服务双创的多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和工作联动,国务院今年6月印发的《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中要求,“建立部门之间、部门与地方之间政策协调联动机制,形成强大合力。”

  据悉,江苏镇江、常州、连云港、安徽合肥等地已建成或正在筹备建立推进大众创新创业联席会议机制。镇江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张军介绍,镇江市政府正在搭建“1+4+x+y”中小企业网上服务中心,其中,1是在市经信委设总平台,4是镇江市辖区,x是所有为企业服务的政府部门,y是诸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检验检测机构等社会中介机构。

  此外,公开消息显示,成都、淮安等地已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专门的创业服务窗口,安排人社、工商、税务等部门工作人员现场办公,为创业者提供一站式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安徽省《“创业江淮”行动计划(2015—2017年)》也要求,建设安徽创业服务门户网站及移动客户端,集中发布各部门创业扶持政策,并联各地各部门创业服务经办入口。

  有专家建议,可以将各部门出台的各项创业扶持政策直接打包,执行权下放至创业园区、众创空间等孵化平台,让孵化平台作为各项政策的实施主体,相关部门通过不定期抽查和绩效考核做好监督。

  创业大赛走过场

  双创热潮下,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孵化器、文化传播公司等各方组织的创新创业大赛“你方唱罢我登场”,不少地方出台的文件中都提到,“创新创业大赛对于搭建政、产、学、研、金合作创新平台,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具有重要作用。”

  青年创业者李占江及其团队曾多次参加创业大赛,在他看来,某种程度上赢得比赛提升了其个人和公司的信誉,为贷款融资提供了保障。

  但目前一些创业大赛的问题是,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水平参差不齐,这让不少创业者成为了纯粹的“跑赛者”。

  南京一家众创空间的大学生创客告诉记者,自己最近很忙,半个月内有3场大赛要参加,时间都花在准备比赛上了,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做项目。而有些一同参赛的创客直接告诉他,自己参加各种创业大赛的目的,就是为了拿投资。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地方和机构为了争抢优秀的创业者和项目,也竞相抬高各种奖励和扶持政策,甚至相互攀比、恶性竞争。浮躁之下,真正对于项目本身、创业者本身的指导和跟进相对不足。有些人干脆专门通过参赛来获取奖金、投资等利益,拿到钱就走的情况时有发生。

  “创业大赛除了营造‘双创’氛围、帮创业者找到投资外,更主要的是一个竞争、展示的平台,让创业者通过讨论、学习、研究等不断优化完善自己的项目,实现互动创新。”张景安认为,主办方应该在每一次大赛之后认真总结,对于需要支持、需要改进的项目后续服务都要跟上,“虎头蛇尾的话,就白赛了”。

  为避免出现为比赛资金而创业的情况,镇江市人社局副局长孙沛然说,镇江的做法是,将“创富镇江”等创业大赛的奖金分成两部分,一是按照比赛结果直接发放的奖金,数额万元左右;二是项目落户奖励,这才是奖金的“大头”。在大赛期间,主办方会组织创业者到开发区、创业园区参观了解园区情况并考量自己的项目是否适合落地,产业园招商人员也会到大赛现场评估项目。

  保障机制待健全

  对于推动创业创新而言,一个宽容失败的制度和后续就业保障政策不可或缺。但《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梳理政策发现,对于政府参与的创投基金一旦出现投资失误、创业者创业不成功后续该怎么办,各地的政策鲜有提及。

  “如果不把政府参与的创投基金的束缚解开,所谓政府引导投资将只能停留在文件上。”南京市科委副主任黄榕介绍,为服务创新创业,南京市江宁区政府2012年成立南京江宁科技创业投资集团,但在运作中发现,政府投资成立的科创投集团需遵守“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规定,这与创投本身的风险性相矛盾。

  有专家表示,不少地方创投引导基金更多的还是“跟投”,并未发挥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的作用。

  黄榕指出,一个可行的方法是,建立明晰严格的项目考察、队伍考察机制,科创投按照规定来做的话,即便投资失败也不会追责,即“尽职免责”。

  作为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合肥已有尝试。“宏观安排上,我们将政府主导的天使投资基金的风险容忍度由10%提高到20%,下一步将提高到30%,对个案则建立尽职免责机制。”张庆军告诉记者。

  另外,根据公益组织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的统计,我国青年首次创业的成功率不足10%。而济南市政府提供的材料显示,该市初创企业“已显现生存周期短、存活率低等问题”。

  相较于让创业者们“看花了眼”的扶持政策来说,不少地方对于创业失败后的保障政策、再教育、二次创业、再就业方面的举措并不充分。

  张庆军指出,对于创业受挫的创业者,政府一方面要提供就业保障、完善就业介绍机制,并鼓励其在平凡的岗位上二次创业;另一方面,还需建立社会保障兜底机制,确保其过渡期生活无忧。

为防止简历投递丢失请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邮件标题格式:应聘职位名称+姓名+学历+专业+中国博士人才网)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