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新闻资讯 > 人才工作 > 优化源头 让创新人才竞相涌现

关注微信

优化源头 让创新人才竞相涌现

时间:2015-12-08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作者:张璇

 11月2日,承载着中华民族飞行之梦的国产大飞机C919下线。这一凝结着中国科研人汗水与智慧的科技成果,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惊艳一跃。

  在广大科技人才的不懈努力下,近年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新一代移动通信、高速铁路、量子通信等科技领域成就斐然,举世瞩目。然而,也要清醒认识到,由于创新能力不足、一流科技人才紧缺,我国在不少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依然处于受制于人的境地。如何解决创新人才源头“活水不足”问题?如何改进支持方式,给“创新因子”提供保障?如何培植人才需要的土壤?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在人才培养机制上不断探索、加快完善。

  如何解决源头“活水不足”问题?

  创新培养模式,让创新意识强起来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老人留下的这个“世纪之问”,在今天依然振聋发聩。

  重应试教育、重知识灌输、轻创新创造的人才培养模式被认为是罪魁祸首。“我国是这么教育孩子:大桥下面是什么?孩子填‘小河’是对的,填‘汽车’是错的,填其他的都不行。”长期关注人才培养的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王通讯认为,这种培养模式扼杀了人的创造力、想象力,而这些恰巧是创新人才必备的特质。

  另一大问题则是培养同生产和创新实践脱节。在王通讯看来,一方面,高校课程设置落后,脱离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大量科技人才集聚在高校和科研机构,而不是在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

  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迫在眉睫的发展现实,呼唤人才培养模式的彻底革新。

  近年来,全国各地中小学都在探索进行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以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北大、清华等高校从2014年底启动综合改革,在学科设置和教学模式上进行自主探索,进一步推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被认为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一项重要举措。如今,项目联合、博士后工作站、科技园区、联合实验中心、企业附属研究院等产学研合作模式遍地开花。

  然而,在不少专家看来,我国目前的产学研合作还基本停留在“短、平、快”的浅层次上。

  “企业以营利为主要目的,而高校以产出知识和培养人才为目的,两者真正达成双赢并不容易。”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袁希钢认为,要积极探索建立行业技术联盟来填平产学研合作的鸿沟,即成立根植于大学、面向行业、由多家企业参与资助的具有联盟性质的技术研发机构。

  “国内大多数企业对于研发的实际投入甚微,缺乏积极主动性。”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沈荣华建议,要突出企业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大多数企业向华为、中兴、小米等创新企业学习,自我加装产学研“引擎”,并主动挖掘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宝库”,面向产业链布局人才培养链。

  如何给“创新因子”提供保障?

  改进支持方式,让创新能力成长起来

  一项研究成果的诞生,离不开科学家持之以恒、长期如一日的潜心研究。长期稳定的经费支持,充足的科研时间和自由探索,对于科学家的成长意义重大。

  为改进科技人才培养支持方式,近年来,中组部、人社部、教育部等部委推出了万人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各地也推出了针对科技人才的重大人才工程,如北京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浙江的青年科学家培养计划等,这些人才计划和人才工程为培养出各个学科领域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促进科技创新提供了稳定的支持。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专家和人才反映,当前的人才支持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项目“短平快”、资金“散乱弱”、政策“碎片化”的现象,不利于科研人员创新能力的成长。

  “我国科技资源配置仍存在条款分开、多头管理、各自为政、效率低下和重复浪费的现象。”中科院院士、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主任郭雷建议,要改革现行重大科技资源的配置机制,避免在国家层面不同部门对同类项目的重复性支持,特别要给予基础研究长期、稳定与充分的保障。

  经费支持问题对于青年科学家来说更为突出。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林认为,在目前我国科研经费分配的顶层设计中,对青年科学家的稳定支持相对不足。“一般在经费充足的情况下,一个青年科学家可能只需3至5年就能显示出其发展实力,而经费缺乏,会使他们的‘起飞’变得沉重,甚至看不到今后的发展空间。”

  缺少足够的科研时间和自由探索空间,则是不少科研工作者的梦魇。频繁的考核、评估、立项审批等,让不少科研人员深感烦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给科研人才创造“无忧无虑”的研究环境,目前,一些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始从资金项目管理、科研自主权、技术创新激励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

  中科院建立了以重大产出为导向的资源配置体系和研究所评价体系,提高经费保障能力,减少检查评估,确保科研人员80%的时间从事科研工作;中国农业科学院实施创新工程,建立以持续稳定支持并结合适度竞争为特征的科研组织方式;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实行“以科学家为主”的管理模式;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探索出“学术特区”等科研人才管理模式,为人才创造自由宽松的科研环境。

  依托重大工程和创新活动,愈来愈多的青年人才开始崭露头角。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邓海啸博士从读研起,就参与了上海光源、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等大科学工程,目前担任自由电子激光组副组长,并获得2015年国际自由电子激光青年科学家奖。“重大工程要破除论资排辈现象,破格使用有才能的人,给每个科研人员平等的干事创业和能力提升的机会。”

  促进人才间的共享与合作,推动跨学科、多部门人才的协同创新,也是很多专家人才关注的重点。“科研是要求系统的原始创新,是多学科交叉的。一个科研单位自己去培养各个学科的人才,不现实,也做不到。所以,必须有协同创新机制,围绕重大问题,把相关学科的人才聚拢起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丁水汀说。

  如何培植人才需要的土壤?

  提升软环境,让创新人才冒出来

  中国科协最近组织的一次调查显示,科研人员对我国目前科学文化氛围的状况评价不高。70.5%的人认为我国的科研诚信和创新文化建设薄弱。不足四分之一(24.3%)的人认为有“宽容失败的氛围”。

  创新人才不是“拔”出来的,而是在适宜的土壤中长出来的。人才的土壤营造好了,创新创造的活力会自然迸发出来。我们应该为人才提供怎样的土壤?

  导向正确的人才政策对科学氛围的营造意义重大。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呼吁,国家必须下决心,坚决实施好人才规划,把相应的人才政策落实好,用好的人才政策留住优秀的科学家,营造崇尚、热爱、献身科学的学术氛围,引导80后、90后的价值观。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呼唤普惠性的科技人才政策体系。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郭铁成建议,除了对顶尖人才的特殊性政策外,要立足于调动一切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实现从特殊政策为主向普惠政策为主转变,使各类人才能够公平享受生活待遇和社会保障。

  营造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对于科技创新工作至关重要。湖北工业大学教授汤亚杰认为,关键是要有体制机制保障,进一步完善各种评价考核、保障激励机制,把“宽容失败才能鼓励创新”的观念融入实践中。对于那些承担着探索性强、风险性高的科研项目的科学家,要切实从体制和机制上给予帮助和支持。

  知识产权保护也是创新土壤中不可或缺的要素。“科技创新者只有对创新成果拥有知识产权并获得合理回报,他们创新的积极性才能得到保护,创新的动力才可持续。”华为副董事长兼轮值CEO胡厚崑认为。而近期国家知识产权局等5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助力创新创业的意见》,将为保护创新创业成果提供有效的安全支撑。

  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体现了我国科技的繁荣进步。只要切实革除人才体制机制弊端,创新培养模式,改进支持方式,培植适宜的土壤环境,相信第二个、第三个乃至更多个“屠呦呦”终将会涌现。

为防止简历投递丢失请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邮件标题格式:应聘职位名称+姓名+学历+专业+中国博士人才网)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