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新闻资讯 > 人才工作 > 美国博士后制度的成功经验

关注微信

美国博士后制度的成功经验

时间:2015-12-21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作者:zhujunwei

美国创建了博士后制度,也是世界博士后制度的领导者。1876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开创了博士后教育,最初是为有能力的年轻人提供较好的工作条件从事科学研究,而今它已演变为一种意义重大的制度,是美国科技创新、维持其“领导地位”的重要基础,主要由联邦政府经费间接支持。美国绝大多数博士学位获得者都要经历博士后阶段,才能步入学术职业生涯的轨道,因而博士后一般被看成未来科学家职业生涯中必要的准备阶段。如今,美国拥有着世界最大规模的博士后研究人员群体。

  博士后制度为美国培养和延揽顶尖人才

  博士后制度为美国培养了高层次人才。博士后思想活跃、精力充沛、敢于冒险,他们的存在为科研机构提供了创新性人才,是保证研究机构人才流动和智力资源及时更新的常规机制。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博士后人数大幅度上升,他们作为主要研究人员(PI)参与项目研究,创造的科技成果令人瞩目。博士后在美国事实上被看成一些科学领域如物理学科的基本标准,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要经历博士后阶段。从1965年至1995年的30年间,不同领域的博士学位获得者经历博士后阶段的比例都有较大上升:心理学从22%上升到32%,物理学从29%上升到73%,化学从31%上升到63%,生物科学从40%上升到71%,目前美国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学者总数超过5万。美国的大学是博士后教育的主要基地,提供了80%的博士后职位,政府机构和工业部门分别提供了13%、7%的博士后职位(截至2000年)。许多杰出的科学家、诺奖获得者都经历过博士后阶段。博士后已成为美国培养杰出科学家、吸引卓越人才、加强其科技“领导地位”的重要途径。

  博士后制度也为美国从全球延揽了顶尖人才。美国对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而且越来越依赖外国人才。1980年以来,美国超过1/3的诺奖得主出生在国外,同时据2000年美国人口普查数据,38%的博士水平雇员出生于外国,而1990年只有24%。美国为外国学生提供高等教育特别是博士生和博士后阶段的教育和培养,获得超额回报、通过给予奖学金、科研经费,调整移民政策、改善工作环境,吸引并留住了大批高端人才。从1990到1999年间,来自几个主要生源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和工程博士居留美国的比例非常高,中国、印度、英国、中国台北和韩国的平均居留率分别为87%、82%、79%、57%、39%。2003年,美国有340万从国外移民来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其中大约30%最初到美国是为了寻求受教育机会,而后留下来。美国对外国博士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的资助,是一种有效的人才储备战略。在美国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中,其中超过半数的是外国学者或持临时签证的人,它是一个国际化的社区。

  联邦政府在博士后制度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通常认为美国博士后制度是自然而然地发生的,是“自然物”,是美国特定环境的产物,并具有美国特色的适应性,它从美国特有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科技环境里孕育出来,是“自发形成的秩序”,市场机制是它的核心,教育和科技则是直接相关的环境因素。美国并没有关于博士后教育的规范性文件,甚至也很少有专业团体的“指导性意见”。与美国高等教育地方分权相一致,联邦政府和政府机构无权直接干预博士后的运作。就其整个发展历史来看,美国博士后是在其自身特定的教育和科技的市场环境里发育出来的,它是环境的产物,受亚当·斯密所谓的“看不见的手”调节。

  但是,联邦政府才是决定美国博士后制度发展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最终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博士后研究经费,通过经费的管理间接地从宏观层次上影响博士后的发展,掌握那只“看不见的手”。博士学位获得者和博士后职位,都是市场上用来交换的“产品”。存在两种互相关联的供需平衡:其一是博士学位获得者的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其二是博士后职位的供给与需求的平衡。2000年以后,美国博士学位的授予量增长缓慢,而各部门提供博士后职位、博士后职业的增幅较大,出现了有利于博士学位获得者的局面。联邦政府持续地增加研发经费的投入,不断地拉动对博士后研究人员的需求,促进了博士后规模的成长。美国联邦政府还通过必要的政策手段,为外国学者前往美国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提供方便。美国为吸引人才不断调整签证和移民政策,如延长签证,放宽对外国研究生和博士后学者的签证。从2000年开始放宽H1b签证条件,增加配额,并将有效期延长至申请到永久性的签证为止。此前该签证配额每年6.5万个,有效期最长为6年;2001年起的连续3年,H1b签证配额达到每年19.5万个。2004年H1b签证配额减少至6.5万,但是,学者和研究人员不再受配额的限制,实际上消除了高层次人才进入美国的政策壁垒。国家政策在美国博士后事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很大作用。

为防止简历投递丢失请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邮件标题格式:应聘职位名称+姓名+学历+专业+中国博士人才网)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