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新闻资讯 > 人才工作 > 人才评价,用好尺子量准才

关注微信

人才评价,用好尺子量准才

时间:2016-04-13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zhujunwei

4.jpg

张建辉 画

  对话人:

  上海市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名誉所长 沈荣华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董克用

  中国人事科学院原院长、研究员 吴 江

  国家测绘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主任 张继贤

  主持人:姜 洁

  人才评价是人才开发管理的关键环节,具有导向和示范作用,是人才发展的“指挥棒”,影响着我国人才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不久前出台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改进人才评价考核方式,改革职称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

  今天,我们邀请评价领域相关嘉宾探讨如何贯彻落实《意见》,在实践中用更加科学的评价机制对人才进行考核评价,用好尺子量准人才。

  打破单一人才评价标准,发挥多元评价主体作用,让人才“评”“用”不再脱节

  主持人:长期以来,社会上对人才评价中存在单一化、简单化的倾向多有诟病。那么,人才评价有多重要?如果人才评价失准,将带来哪些不良后果?

  董克用:人才评价是人才工作的核心工作之一,因为只有对人才的贡献作出正确的评价,才能对人才形成正向激励。目前我国在人才评价中存在单一化、简单化的倾向,对不同类型的人才,往往简单地按照学历、职称、论文等来评价,结果,错误的评价导向使人才片面地追求高学历、高职称,不考虑工作性质的不同,也不管工作是否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写论文,千方百计发表论文,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还破坏了学术气氛。

  吴江:人才评价是一个衡量人才价值的天平和指挥棒。目前的各种人才成果评审,名目繁多、定位重叠;追求形式、不讲实效,一味看论文数量、影响因子、专利等数字指标,造成专家疲于参加各种评审,无暇顾及科研本职。而这些“帽子工程”也把青年创新人才的方向导偏了、心思搞乱了,扰乱了正常的学术生态,加剧了浮躁学风,人才干事的积极性受到挫伤。

  沈荣华:我补充一点,在人才评价主体方面,总体上是由政府部门直接管理,社会组织的作用发挥得相当不够。不少科技人才反映,“现在人才评价方式主要依赖政府行政命令,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职称评定还在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没有形成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市场认可的多元评价机制,结果往往是‘评人的不用人,用人的不参评’”。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主持人:值得注意的是,针对这些问题,《意见》给出了不少对策措施,这对优化人才评价机制会起到怎样的促进作用?

  吴江:《意见》提出了分类推进改革的指导思想,坚持以正确的用人导向改革评价机制,强调不将论文等作为评价应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条件等导向,把德才兼备和注重能力、实绩和贡献作为评价人才的根本出发点,对“用好用活”这个人才评价的根本问题作了正本清源。其次,由现在政府主导的一元评价主体改变为发挥多元评价主体作用,提出加快建立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的人才评价制度,减少政府对市场主体的过度干预,把人才评价融入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这样一来,可以提高评价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

  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职称改革旨在实现“能岗匹配”

  主持人:当前我国职称制度存在哪些弊端?职称改革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董克用:职称本是用于区分专业技术人员专业能力水平的制度,其目的是推动实现“能岗匹配”,即根据专业水平的层级标准,界定专业人员具备的专业能力,根据测定的能力,将专业人员配置到相应的工作岗位上。但在现实中,却往往形成人人有“职称”的非正常局面,扭曲了职称制度的本意,把职称变成了确定员工待遇的标准。而且,职称评审标准“简单化”,往往以发表的论文数量作为评定职称等级的最主要依据,造成大量的“垃圾”论文出现。外语也成了“简单化”的工具之一,不管工作岗位是否需要外语,通不过外语考试就不能晋升职称,造成专业技术人员时间和精力的大量浪费。

  主持人:现实中,确实很多人才因为外语、计算机等考级问题面临着自身发展和科研的瓶颈。《意见》规定,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这应该是对人才发展的“减负”和“松绑”吧?

  张继贤:确实如此。比如,前些年网上热议的上海交大教师宴才宏,教学上一流,深受学生敬仰爱戴,因为缺少科研论文,至死未评上副教授,引起社会热议。《意见》规定,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解决了不少专业技术人才发展中因外语、计算机等“硬杠杠”被卡住的问题,遵循了人才评价的规律和客观实际,减轻了专业技术人才的应考负担。

  是否公平公允是人才评价机制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

  主持人:贯彻落实《意见》,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应当注意哪些方面?

  张继贤:人才评价机制是否公平公允,是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应从以下方面改革突破,一是建立健全市场化、社会化人才评价机制;二是评价标准要科学权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三是充分保证人才评价程序的规范性、透明性、独立性,接受全方位多角度的社会监督;四是突出用人之长,不求全责备,注重评价人才的长处;五是分类评价人才,不搞“一刀切”。

  在人才评价的实践操作中,既不能吹毛求疵或以偏概全,也不能唯学历唯论文唯职称;既不能不讲原则,也不能不突出主流;既要注重能力,也要突出品德;既要讲业绩贡献,又要看主流看发展;既要论功行赏,又要在奖励中加以激励引导,还要交心谈心换心指出不足;既要用好人才让其发挥聪明才智作出应有的贡献,又要让人才得到公正评价;既要让人才获得良好工作条件和生活家庭优厚待遇,又要培育磨砺人才促其健康发展。

  沈荣华:贯彻《意见》总的要求是从人才考虑,从事业考虑,在抓“落实”两字上狠下功夫。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人才评价标准。人才标准是要建立人才评价的“看齐意识”,即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人才,克服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等倾向;另一方面要发挥多元评价主体作用。评价人才,标准确定了,接着面临的问题是“由谁来评”。人才有不同的层次和类型,应注重学术评价、市场评价、社会评价、同行评价,淡化行政色彩。其次,要力求评价更科学合理。分类推进各类人才评价工作和制度建设,宽容失败,摒弃唯“个人论”、唯“结果论”倾向。再者,学习借鉴国外人才评价的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国情,辩证地为我所用。还有,要科学地改革和完善职称制度。条件成熟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等,可根据实际需要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下放职称评审权,探索自主评价机制;对职称考试和计算机考试不作统一要求;开辟高级职称评审绿色通道,等等。

为防止简历投递丢失请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邮件标题格式:应聘职位名称+姓名+学历+专业+中国博士人才网)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