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新闻资讯 > 人才工作 > 浙大纠正科研第一 人文基础学科不再坐冷板凳

关注微信

浙大纠正科研第一 人文基础学科不再坐冷板凳

时间:2016-05-18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李剑平

纠正科研第一、教学次之的导向

浙大人文基础学科不再坐冷板凳

本报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剑平)在浙江大学,海归教授彭笑刚的化学课堂讨论激烈,很受学生欢迎。作为第二批国家“人才”入选者,彭笑刚自2009年辞去美国阿肯色大学教职,全职加盟浙大化学系以后,一直在推进大学教什么、怎么教的教学改革。

近日,浙江大学启动一流骨干基础学科建设支持计划,给了彭笑刚等基础学科教授们更大的支持力度与施展才华的空间。

据有关人士介绍,浙江大学决定对数理化、文史哲以及社会学学科等骨干基础学科实施长期稳定的经费和政策支持,计划经过两个5年时间(2016~2025年)的建设,全面提升基础学科的实力与水平。

浙江大学理学部常务副主任李浩然表示,浙大向来是工科强,要扭转理学、人文等基础学科的弱势地位非常不容易,尤其是在以科研项目、经费以及论文数量“论英雄”的大环境中。不过,去年以来浙大在制定和实施高峰学科计划、一流骨干基础学科计划中提出,重振基础学科的建设,扭转科研第一、教学次之的导向等。

浙江大学在与世界上同类型大学比较中发现,英国剑桥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共同的特点是,基础学科很强大,且有不少获得诺贝尔奖的教授亲自给大学本科生上课。

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表示,基础学科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浙大要实现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愿景与目标,必须有一批一流的基础学科作为支撑。

李浩然说,浙大改变评价机制让基础学科不再坐冷板凳,对理学、人文学科按需配置科研经费与项目,给教师提供更高的地位与更大的舞台,目的是引导一批45岁以上的教授,以及长江学者、两院院士把精力回归到基础教学中来,成为大学教学的“主力军”,推动基础学科与其它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发展。

为防止简历投递丢失请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邮件标题格式:应聘职位名称+姓名+学历+专业+中国博士人才网)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