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多元化”兑现渠道。建立健全“集中性+常态化+个体化”多元化兑现渠道。集中性兑现固定在每年6月、12月集中兑现一批政策。常态化兑现不限定申报时间,材料达到一定数量后,进行统一兑现。针对资金较紧张或有其他特殊、紧急需求的人才,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一人一策”的原则,即时兑现人才政策。
建立“一站化”兑现流程。建立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整合职能部门、中介组织、市场主体资源。精简人才创新创业启动资金、企业税收返还、人才公寓申请等12项人才政策兑现审批流程,取消人才购房补贴申请环节,使政策兑现更简便快速。打造“互联网+政务”模式,以政务系统和云平台为依托,建立了涵盖102家企业、160余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信息库,实现海内外人才政策兑现“最多跑一次”。
优化“专业化”兑现服务。完善个性化人才兑现服务机制,根据企业需求,对口成立人才服务小分队3支,选派人才服务专员45名,回访项目团队,跟踪掌握项目进展,收集、汇总人才在政策兑现和创新创业中的实际问题。设立服务专窗和“星期天”创客吧,为高层次人才提供股改上市、专利申请、政策兑现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加强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保障。今年共收集解决人才兑现问题15个,其中涉及资金兑现8个。
营造“个性化”兑现环境。制定人才工作专项容错免责办法,明确可纳入容错免责范围的10种情形和需追究相关单位及工作人员责任的7种情形,特别将因解决人才及其团队现实困难,而在政策兑现等过程中采取特事特办的情况列入免责情形,使容错工作从“大水漫灌”变“精准滴灌”,营造鼓励创新创业、宽容失败的人才工作氛围。组织人才开展政策落实和创业创新环境评议,给属地镇街和有工作交流的部门匿名打分,提出意见建议,对人才服务不满意度较高或政策落实不到位的单位给予批评通报直至追责,目前已开展人才评议2次,切实增强政策兑现的刚性。
为防止简历投递丢失请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邮件标题格式:应聘职位名称+姓名+学历+专业+中国博士人才网)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