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新闻资讯 > 人才工作 > 营造“近悦远来”生态 重庆人才工作取得新成效

关注微信

营造“近悦远来”生态 重庆人才工作取得新成效

时间:2018-09-04来源:重庆日报 作者:shenqian
  人才聚,则事业兴。

  8月24日,在重庆举办的2018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引人注目。期间,27位“两院”院士、44位学界专家、407位国内外企业高层齐聚一堂,为推动重庆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建言献策。这是重庆人才智力汇聚、创新活力迸发的缩影。

  去年7月中旬以来,全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努力以人才事业的兴旺,促进重庆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谋篇布局

  绘就人才事业新蓝图


  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人才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把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同研究、同部署。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为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重庆市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2018—2020年)》,决定实施“万名高层次人才集聚”“十万产业人才培养”“百万紧缺实用人才开发”等10大行动、32个专项,着力推动人才与发展有效匹配、教育与产业紧密对接、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绘就了人才强市的蓝图。

  全市上下以“近悦远来”为目标建设人才强市,为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为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提供人才保障。

  目前,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512.19万人。其中“两院”院士16名、国家“人才”人选111名、“万人计划”人选76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10名、全国技术能手158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588名,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取得1金2银4优胜的历年最好成绩……人才队伍规模质量不断提升,人才强市的宏伟蓝图正在展开。

  筑巢引凤

  搭建干事创业新平台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一年来,我市积极搭建优质创新创业平台,让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形成集聚人才的强大“磁场”。

  ——着力培育引进高端创新平台。德国大陆集团、荷兰恩智浦等知名企业来渝设立研发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同济大学重庆研究院等知名院校落户,与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吉林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共建新型高端研发机构。全市有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1463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0个,重庆市首席专家工作室15个、青年专家工作室5个,市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5个。

  ——着力培育引进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入库重点科技型企业8217家,高新技术企业2012家,高成长性企业202家。阿里巴巴、腾讯、华为、小米、紫光等知名企业纷纷与重庆签订合作协议。41家企业被认定为2018年度重庆市技术创新示范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达到85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6.4%,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2.7%。

  ——着力提升科技成果孵化转移平台。现有国家高新区4个,两江新区、永川区、猪八戒网络公司等国家“双创”示范基地3个。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77家、各类众创空间307家。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入孵项目483个、创客1968人。建设重庆市科技要素交易中心,设立中匈(重庆)、中德(重庆)等国际技术转移中心。

  ——着力建设研发服务平台。启动建设成渝城市群综合科技服务平台。升级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整合共享大型科研仪器设备3103台(套)、中外文献数据库140余个,开设科技服务店铺472个,逐步实现全市研发人才在线协同创新。

  刚刚闭幕的2018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签约重大项目501个,覆盖国内外大数据智能化各行业领域。一系列华丽的成绩单,预示着人才在重庆施展才华的舞台将更加宽广。

  放权松绑

  激发创新创业新活力


  创新创业活力的充分涌流,离不开良好的体制机制。一年来,我市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以改革激发人才活力、释放人才红利。2017年,专利授权量达到3.48万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25件,同比增长31%左右。

  ——大力推动编制周转改革。在高校、区县(自治县)试行编制周转,着力解决引才用才与编制供给的矛盾。在5家公立医院开展人员总量备案试点,总量内新进人员与原有在编人员,在公开招聘、岗位聘用、职称评定、职位晋升、收入分配、考核奖惩等方面,以及养老、医疗等保险和社会福利待遇方面同等对待,有效缓解了公立医院编制不足的矛盾。

  ——大力推动岗位聘用改革。将高校的高级岗位结构比例提高5%左右,向其下放岗位设置权和公开招聘权。在部分事业单位开展岗位聘用考核试点,给予优化岗位设置方案、打破年龄资历限制和职称评聘适度分开等政策支持,探索实施“量化考核,重新竞聘”,推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

  ——大力推动职称评审改革。出台《重庆市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系列配套文件,着力完善职称评价标准、健全职称制度体系和创新评价职称机制等,树立起鲜明的干事创业导向。同时,向市属事业单位下放高级职称评审权,向区县、市级主管部门下放中级职称评委会组建核准权,推动行业协会学会参与和承接职称评审,进一步提升人才评价科学化水平。

  ——大力推动激励机制改革。建立绩效工资动态调整机制,对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事业单位给予适当倾斜。事业单位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对特殊岗位可采取年薪制、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办法。使用本单位高层次人才资金发放的激励性报酬等14项收入不纳入绩效总量管理。同时,推动产业技术创新科研项目管理改革,将产业技术创新的项目决定权、技术路线选择权、科研经费使用权与研发成果收益权全部赋予企业或团队;选择10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科技成果初始权益分配改革试点,有效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大力创新人才流动机制。实施全科医生、全科教师培养计划,采取定向培养、定向使用的方式,累计培养全科师范生7400余名、全科医生5600余名。实施本土人才回引工程,吸引大学生、外出务工人员回村任职、创业,持续滚动回引本土人才8963名,实现村(社区)全覆盖。选派首席规划师31名、乡村规划师9名,帮助远郊区县把脉问诊,提升规划水平。实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组织3000余名科技工作者深入一线帮扶493个贫困村,2个团队和3名个人获评2017年度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优秀称号。招募“三支一扶”人员438名,实施深度贫困乡镇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专题培训农村致富带头人1100余人。

  优化环境

  营造爱才敬才新氛围


  一年来,我市着力加强对人才的团结引领和服务保障,营造重视人才、尊重人才、服务人才、成就人才的良好环境,让近者悦、远者来。

  ——强化团结引领。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党政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服务人才机制,推动领导干部与专家交朋友、结对子,帮助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举办党的十九大精神专家专题研修班,分层分类开展走访慰问、国情市情研修等活动,切实加强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积极筹划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激发广大人才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

  ——强化创新创业金融支持。与相关银行合作,研究试点免抵押、免担保、基准利率的“人才贷”。推进全市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扩面、放量,开设OTC科技创新板,使人才融资渠道更加丰富。

  ——强化人才服务保障。实施人才服务证制度,为持证人才提供科技、职称评审、户籍、配偶子女就业等九类优惠政策和便利服务。目前,已颁发542张,办结服务申请140人次。建设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组建“服务专员+联络员”队伍,为人才提供全程代办服务,让人才办事“最多跑一次”。组织市内外各大媒体宣传专家人才2000余人次,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

  迈入新时代的重庆,正紧紧围绕“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四个扎实”要求,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实的举措,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以人才优势赢得发展、赢得未来。

为防止简历投递丢失请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邮件标题格式:应聘职位名称+姓名+学历+专业+中国博士人才网)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