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新闻资讯 > 人才论点 > 《瞭望》:加快人才建设应对科技革命

关注微信

《瞭望》:加快人才建设应对科技革命

时间:2012-06-20来1源:瞭望 作者:admin

  16世纪以来,世界上已经发生了五次科技革命,包括两次科学革命和三次技术革命。目前,第六次科技革命正向我们走来。当前,虽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不可忽视的是中国的发展依然更多地靠人力与资源,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处于世界产业链低端,第三产业落后,软实力不强等都是困扰未来发展的瓶颈。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使科技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要素,促进先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而要实现这样的发展目标,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道难题是人才问题。

  20世纪后期,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为什么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6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17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

  进入新世纪,钱学森先生又提出了“世纪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再一次引起上至国务院总理下至青年师生的深思。甚至普通百姓也在问为什么中国出不了乔布斯?

  科技部部长万钢曾用“六多六少”描述我国科技人才建设之弊科技人员数量多,但是急需的尖端人才还是有所匮乏;留学回国的人才趋多,但是急需的高层次、具有丰富经验的人才回归的还少;科技人才多,但创业型人才比较少,科技人员勇于创业的环境和氛围还没有产生;人才政策多,但落实比较少;一般性政策比较多,但是真正切合留学归国人员在生活保障、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社会保险方面落实的较少;部门的配套政策多,但是配套协调方面比较少。

  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营造适宜人才成长的环境。从传统文化角度观察,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中,孩子多数依附、听命于父母,一些幼儿园的启蒙教育也带有功利色彩,孩子的好奇心被不同程度地破坏、扼杀。

  参加工作后,科研人员容易将循规蹈矩、中庸保守的价值观,不适当地运用到科研创新领域,禁锢了创新思维,压抑了个人灵感。反映在教育和学术环境中,就是不鼓励、不提倡公开讨论有不同意见的问题,反对矛盾公开化;学术讨论、项目评审,也少见尖锐激烈的争辩。一些科研人员更愿意沿袭别人开创的领域,走一条稳妥、安全的道路,不敢创新。

  从目标追求的角度观察,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路径惯性强大,无形中指挥着人们的行动。一旦学者做出成就,立即被推上行政管理岗位,事务性工作占据了大量时间和精力,难以再专心于科研。另一方面,我国行政管理岗位掌握丰厚资源、带来优厚待遇的现实,也使一些科技学者对行政职务的追求多于对学术创新的期望,造成难以培养安心研究人才的大环境。

  从管理角度观察,对专家学者的管理还需要进一步科学化。比如,名目繁多的科研评估和检查,主管部门对下属单位的整体评估、单位对其内部人员的定期检查、具体项目执行情况的评估等,项目繁多、内容繁杂,填写大量表格,使科研人员疲于应付。为多争取经费,多争取获得奖励,科研机构的领导和工作人员投入大量精力、时间用于跑关系、找熟人,应付各种检查,参加各种评审、验收,申请各种评奖等,专业人员的时间被碎片化,不仅自身用于科研工作的时间大大减少,也败坏了整体学术环境和学术风气。

  2010年5月,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后发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改进完善院士制度,组织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观念,加大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发现、培养、使用和资助力度,加强产学研合作等一系列旨在促进科技人才成长的具体措施。同时,纲要更着重提出了发展创新文化,倡导追求真理、勇攀高峰、宽容失败、团结协作的创新精神,营造科学民主、学术自由、严谨求实、开放包容的创新氛围等新要求。

  顶层设计完备,实施细则具体,价值取向积极,这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管人才原则指导下,只要按照科学人才观去实践,就一定能够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与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为应对科技革命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为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目标,作出无愧于时代的历史贡献。(潘晨光)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