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新闻资讯 > 人才论点 > 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建议与思考

关注微信

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建议与思考

时间:2013-10-25来1源:中国人才杂志 作者:孙锐 吴江
  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使我国人才发展迈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起点。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2010 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在谋划人才工作格局,明确人才发展思路,部署具体政策措施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国家人才规划提出的理念和目标正逐步具体化、项目化。从整体情况看,我国人才强国战略推动呈现出崭新格局。

  人才强国战略实施呈现新格局

  总结近3 年来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推动工作,可以看到人才规划实施情况开局良好,成绩显着:

  人才优先发展的社会共识基本形成。各地方各部门开始用战略眼光看待人才工作,各级领导干部把人才工作摆上了突出位置,“人才优先发展”、“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深入人心。

  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初步建立。各地各部门将人才发展24 字方针贯穿于人才政策体系的构建中,重大工程和重点任务稳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点上突破,在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格局上成效初显。

  人才优先发展的引领作用日益显现。各地各部门人才工作紧扣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因地制宜、追求实效,通过引聚高端人才,扶助创新创业,在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了显着成绩,在人才服务科学发展上显现出良好势头。

  人才优先发展的基本规律得到遵循。近年来,各级人才工作部门开始从认识、把握和遵循人才成长和培养规律出发,统筹、考虑、谋划用活用好各类人才,提高人才效能的途径和方法,“按规律办事”成为人才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的基本特征。

  崭新格局源于四个坚持

  回顾人才强国战略推动和人才规划实施开局以来的相关经验,我们看到党和国家的人才工作做到了四个坚持: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强化“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加强各级党委对人才工作的领导以及在规划落实中把握方向、谋划全局、统筹推进人才工作的责任。目前人才强国战略实施阶段性成效的取得,与建立健全我国人才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工作体系密不可分,我国推动人才发展特有的党管人才模式,是引领人才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最重要也是最有力的政治保障。

  坚持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科技生产力。解放思想是前提,解放人才是关键,解放科技生产力是核心,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必须真正把人才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优先改革不合时宜的人才体制机制,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人才市场和两种人才资源。

  坚持发挥重大人才工程和政策的示范作用。充分考虑到各级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的整体性、层次性和差异性,发挥重大人才工程和政策的示范带动作用,引领带动各类人才队伍建设。通过示范引导,带动各级部门实施一大批特色鲜明、影响带动力强的创新工程,形成点面结合、百花齐放、竞相发展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局面。

  坚持形成人才资源开发的协同合力。重大人才工程和重大政策包括规划设计、组织实施、管理服务等多个方面,涉及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环节,不能靠哪一个部门单独完成,必须坚持党管人才的体制机制,充分注重发挥各级政府人才工作部门的职能作用,充分发挥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整合各方面的力量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对于适合同步推进的人才工程和重大政策,要坚持配套联动,一体化推进,形成上下贯通的人才工作体系。

  我国人才强国战略实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人才发展规划实施3 年来,全国上下贯彻落有力、成效明显,人才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但同时,我们也要重视其中存在的不足:

  全国面上人才工作推动进展还不够平衡。各地各部门在推进重大人才工作、出台重要人才政策方面还存在力量不够均衡的问题,个别部门牵头实施的人才工程、重点项目进展较为缓慢,工作特色和成效还不够明显,下一步需要加强全国人才队伍建设的统筹推进。

  人才规划体系上下对应还需优化。国家、地方、各部门人才发展规划在各级、各层主要人才发展目标、指标、重大工程、重大政策的有序对应、整合协调方面还有待加强,以便形成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系统性、协调性的国家人才工作整体推动系统。

  在人才工作体现包容性、普适性方面还需深入探索。人才政策体系构建需要将民生为本与人才优先,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与促进包容性增长有机整合,以建立和谐统一的有机体系,为促进“人人都能发展、人人都能成才”提供更为有效的途径。

  一些制约人才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还有待解决。当前部门制约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依然存在,如:人才多元投入机制尚不健全;重物轻人的现象还未全面扭转;人才工作力量和经费投入还需加强;市场的基础性人才配置作用还未充分发挥,用人单位的主体地位还没有有效确立,人才工作法制化程度还不高等。

  进一步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的建议

  为进一步推动人才强国战略有效实施,弥补前一阶段战略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不足,笔者建议,未来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工作应着重于以下几点:

  尽快启动《人才开发促进法》立法工作,建立起以《人才开发促进法》为核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法律制度体系,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的要求,顺应经济全球化与人才流动的趋势,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方面的弊端。

  推动对人才工作的分类指导,按照不同地区的发展阶段、水平和特色,给予有针对性的人才工作综合指导和支持,大力解决人才发展规划实施中的系统性及局部性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总结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的成功经验,积极加以推广,不断把体制机制创新引向深入,形成全国人才工作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

  健全完善海外引才相关制度,由中央统筹各省市区海外引才工作,建立国家海外人才引进数据库供各级人才机构网内查询,细致梳理海外人才引进政策法规,解决热点难点问题。

  积极加强对各级人才工作者的业务培训, 定期举办人才工作培训班, 以经验介绍、现场参观、研讨交流、专家辅导等多种方式进行人才理论和业务培训,提高全国人才工作者队伍的素质水平。

  尽快出台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细化文件,明确各省市区人才投入占经济增加值指标的比例,明确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人才工作考核权重,明确各级人才工作机构及力量配备。

  大力加强人才理论研究,调动各方研究力量,针对人才机制体制突破的重点难点,加强理论研究,不断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

  从现在起到2015 年,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机遇期,重在观念更新、制度建设、市场完善、机制创新、环境优化上有所突破。从2015 年到2020 年,是人才强国战略的显现期、产出期,要全面达成各项人才发展战略目标,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实现“以人才强国”和“建人才强国”。为进一步推动人才强国战略的有效落实,需要进一步加大对不同群体普及和宣传科学的人才观;找准影响人才发展的难点和问题,加大改革创新;

  注意统筹各类人才队伍的建设进度,特别是要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支持力度,注意激发激活存量人才;建立健全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通过加强人才现状调查研究,跨部门工作统筹,真正形成推动人才工作的有效合力;大力推动人才立法工作,尽快出台《人才开发促进法》,健全人才法规顶层设计,保障人才合法权益,推动实现人人皆可成才的目标。

  (作者单位: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