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新闻资讯 > 人才论点 > 中国科学院院士 黄维:海归引才的关键是“引心”

关注微信

中国科学院院士 黄维:海归引才的关键是“引心”

时间:2013-12-06来1源:人民网 作者:王泽

博士人才网

  随着中国与世界交流的不断深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学子加入到海外游学的队伍里,同时也有大批的学子学成回国。这些怀抱着赤子之心的“新归侨”是如何在国内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能量的?中国该如何吸引更多掌握高新科技,教育程度高的“新侨”归国?记者抱着这些问题专访了2001年从新加坡率先回国的中科院院士,南京工业大学校长黄维。他坦言,海归人才最大的价值之一也是在于其国际化的观念,但也往往阻碍了其融入国内大环境。他建议建立“海外人才缓冲带”机制,帮助海外高层次人才尽快适应飞速变化中的国情,使他们的一腔赤子之情充分发挥价值。以下为访谈实录:

  记者:您是在什么时候离开中国进行海外游学的?

  黄维:90年代初,我离开工作学习14年的北京大学、随着海外留学的热潮走出了国门,选择了高速跨越发展、“小国家大智慧”的新加坡。在新加坡工作的前后十多年间,我确定了“有机光电子学”这一前沿领域为研究方向,在几年间快速崛起、取得了国内外同行公认的学术成就,很多成果成为领域内的奠基之作。1995年4月开始,我协助美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著名材料学家SHIH Choon Fong教授(前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创校校长)创建了新加坡材料研究院,主持建设了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和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等领域的实验基地和科研团队。期间还参与创建了“国际信息显示学会”新加坡-马来西亚分会并担任联合主席和国际材料研究会新加坡分会。

  回国至今,仍旧与新加坡学界等保持紧密联系。目前担任“江苏新加坡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联合实验室”主任,是“新加坡-江苏合作理事会“下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的客座教授。

  记者:作为一名事业成功人士,是什么让您选择放弃海外的生活回到中国?您觉得现阶段中国相比海外的环境有什么优势?

  黄维:钱钟书先生曾将人生比作围城:“城里的人想冲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事业也罢,婚姻也罢,人生的目的大都如此。”这种感受也可以借用在出国和归国的话题上。为什么回到中国,用现在最主流、但也最简单的三个字解释就是为了我心中的“中国梦”。

  我是2001年底回国服务的,算是改革开放后较早一批“海归”。当时回国时候国内外的软硬件条件差距还很大,对于海归人员的支持政策也还很单薄,远不如现在这样大手笔、大力度,收入和待遇相比较于当时国外的收入水准来说可谓悬殊。当时,义不容辞、奋不顾身、甚至是一意孤行地选择回国工作,归根到底还是深受国家飞速发展的现状所鼓舞,很想回国来做一番事业。20年前我在国外学习工作时,能明显感觉到我们和发达国家科研水平的巨大差异,硬实力和软实力均有巨大鸿沟。也正因为此,让我更加有雄心、有动力、有梦想,希望把我在国内外工作期间所积累的所学、所获、所想贡献出来,一方面学以致用、学以致知,把那些先进的科技前沿、创新思路带回国内,为发展新兴学科和新兴产业做出贡献,参与国内产业转型升级,为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多做一些贡献;另一方面穿针引线、铺路搭桥,把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经验和做法引入国内,为破解改革发展难题建言献策、尽己所能。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