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新闻资讯 > 人才论点 > 多元海归带来多元文化 中西交流愈发通畅

关注微信

多元海归带来多元文化 中西交流愈发通畅

时间:2014-03-21来1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

海归

  ①先进的科技、知识推动国家经济发展。72%


  ②促进国民思维理念的前沿化、国际化。13%

  ③加速我国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9%

  ④“海味文化”为我国发展输入新鲜血液。4%

  ⑤趋于“西化”,失去中国特色。2%

  链接: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2013年发布的《万名留学人员回国就业报告》指出,留学回国就业人员的学位分布呈1∶8∶1(博士∶硕士∶学士),以硕士学位人员为主。学科分布上也呈现明显的特点:硕士学位留学回国人员以管理学和经济学为主,而博士学位留学回国就业人员以理学和工学为主。上述4个学科的回国就业人数占总人数的77.8%。

  海归带回来的“干货”越来越多元

  现在,海归人才分布越来越趋向多元化和均衡化,理工和社科类海归人才正呈现齐头并进的趋势,而海归带回来的知识技术和文化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以前海归可能只带回来原汁原味的语言或者是一些传统技术,现在则带回来高新技术、先进的管理理念、丰富的社科知识,海归带回来的“干货”可谓越来越多。

  “需求推动实践,中国现在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需要的不仅是‘伦敦腔’‘巴黎味’,更需要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管理理念等先进的东西。”一位早年留学韩国的海归说道。“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一大批高精尖海归科技人才,而有多种多样‘干货’的海归又能加速推动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如此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人方尽其才,才方尽其用。”

  不仅是“伦敦腔”和“巴黎味”

  “以前出国大都是国家公派出去的,就是所谓的公费留学。留学的目的也很简单,学一口正宗地道的外语,学成后可以为国家的对外交流服务。”刘方成是新中国较早的一批留学生,他如是说道。“国外虽好,可是对我们一群穷学生来讲,留学就是刻苦学习,学有所成,然后报效祖国。现在的年轻海归什么都会一些,对外国的东西了解掌握的比我们那时候多太多了,可算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啊’。”

  现在以学习语言为目的的留学已不是主流。海归纪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雅思考了7.5分的她,在国内就可以与老外进行无障碍交流,所以她在留学期间选择了一门理科专业。“国外的生物制药专业确实发展得较快,我在那里能接受到更好的制药教育。另外,我也能学到除本专业和英语之外的东西,比如国外大学的发展理念,国外小城镇的发展规划等。如果有一天我不干这一行了,我还可以去做别的。”纪文说。

  传播优秀文化同样少不了海归

  海归对国外优秀文化的引进传播亦发挥了重要作用。海归不仅能“引进来”,还可以“带出去”。海归虽已归国,可是对其中的大多数来说并未就此断绝了与国外的沟通交流。相反,因为曾留学海外,他们的工作生活仍与海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引进国外理念、文化的同时,也将国内先进的文化“带出去”,不断推动国内发展与世界接轨。

  3月18日召开的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部际联络员会议上,一组数字颇为引人关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留学人员回国总数已达到144.48万人。其中,2013年回国的达到35.35万人,同比增长29%。

  如此规模巨大的海归回国潮带来了一系列连锁效应。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