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新闻资讯 > 人才论点 > 海纳百川 以用为本——福建省发挥人才集聚效应推动科学跨越发展

关注微信

海纳百川 以用为本——福建省发挥人才集聚效应推动科学跨越发展

时间:2014-04-02来1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作者:

2009年,福州坤彩精化有限公司从英国引进纽卡斯尔大学博士袁占辉任技术总监。同年底,袁占辉团队自主研发的“氯氧化铋珠光浆”问世,打破了国外公司在高端珠光颜料市场的垄断。此后,袁占辉团队又拿出了包括2项国内首创、1项世界首创在内的多个新产品,我国高端珠光颜料产业水平进入国际前列,坤彩也实现了产值由2009年2亿元到2013年6亿元的“三级跳”。

这只是福建省近十年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不断增强人才引进实效的缩影。2004、2010年两次全省人才工作会议以来,福建省委、省政府坚持以用为本,一手抓人才的培养引进,一手抓用好用活人才,充分发挥了“第一资源”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中强省之基、跨越之本、活力之源的作用。

政策:人才效用发挥的“经纬线”

近年来,福建省注重加强对人才工作中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与谋划,健全完善人才政策,特别是201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颁布以来,先后制定出台《福建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20多项政策。一系列人才政策,犹如道道经纬线,为各类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发挥最大效用编织了一张保障网。

2013年,福建省委、省政府“重磅”出台《“海纳百川”高端人才聚集计划》,提出经过5年努力,实现人才资源总量、人才素质、人才竞争力和贡献率与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国位次相适应。

“海纳百川”计划以实施省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百人计划”、省特殊支持高层次人才“双百计划”、省优秀人才“百人计划”为主要任务,以打造2个人才特区,建设8个特色功能人才聚集区、20个产业人才聚集基地,培育25个企事业人才高地,打造闽台人才交流合作等6大工作平台为重点工程。

这是福建省当前层次最高、覆盖最广、力度最大的人才计划,省、市、县三级财政将在未来5内年投入人才经费100亿元。

“海纳百川是福建人的一种特质。新时期加快福建发展,需要来自五湖四海的各类人才,需要我们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求贤若渴的气度,抓好聚才、引才、育才、用才工作。”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姜信治谈及此计划时表示。

2013年,福建省申报第三批引才“百人计划”的人数,是第二批的2.9倍;入围答辩人员中,海外人才约为国内人才的2倍。另有统计显示,2010年评选的福建首批“百人计划”入选者共63人中,绝大部分已成为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发展的领跑者:12名创业人才创办的高技术企业2012年共实现销售收入近11.91亿元,缴纳增值税、所得税0.77亿元;22名企业创新人才2012年核心技术产品销售额311.43亿元,比2010年增长211%;27名高校、科研院所创新人才已在相关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16篇,申请各类专利152项,其中发明专利59项,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平台:人才效用发挥的“助推器”

如何帮助人才“花落名家”,找到用武之地,长成“参天大树”?福建各部门积极搭建平台,推动高端智力与项目早落地、早产出。

自2003年以来,由福建省政府主办的“6·18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已连续成功举办11届。11年来,仅“6·18国(境)外专家成果展区”便累计征集了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端专家项目9500多个;组织了包括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达·尤纳斯在内的800多名国(境)外专家开展“海外大师海西行”活动,促成合作项目57个。

“正是有了‘6·18’这样的优质平台,才会有今天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卫东实业副总经理卞永岩说。2009年6月,福建卫东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6·18”平台引进中南大学刘开宇教授主持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的研发和产业化工作。两年后,新型镍氢动力电池产业化开发成功,产品关键指标达到或超过国际领先水平。

由福建多部门联合主办的“中国·福建海外人才创业周”是又一个高效的人才项目对接平台,2011年以来已促成项目合作意向500多项、人才引进意向160人。2011年,悉尼大学博士黄文著通过该平台引进,在福州创办福建格通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012年,格通被人社部评为“最具成长潜力的留学人员企业”,目前正在参与澳洲首个智能电网试点网络建设。格通CTO、世界无线通信领域权威布兰卡·武切蒂奇也入选外专“人才”。

2013年4月,“福建省第一届人才项目与资本对接会”在福州召开,对接成功人才项目19个,总投资1.9亿元;达成初步意向40个项目,融资意向近9亿元。这是福建省人才工作首次在人才与资本对接方面进行的积极尝试,有效破解了人才有项目缺资金、企业家有资本无好项目的难题,实现了人才与资本之间信息互通、有效对接、多方共赢。

服务:人才效用发挥的“贴心人”

近年来,随着转变政府职能、创建服务型政府的深入,“做好服务就是对创业创新人才最大、最好的支持”越来越成为各级人才工作部门的理念。

2011年,福建省出台《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服务办法》和《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及团队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的若干规定》,完善了包括人才居住证、人才限价房、职称评审绿色通道等在内的配套制度,设专门机构对引进人才申请资金补助等24个项目实行“一站式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

张易宁,2009年回国带领团队自主研发成功“聚合物片式叠层铝电解电容器”,使中国成为继日、美之后第3个具有新一代片式电子元件生产能力的国家。张易宁也成为福建省首批获颁“人才居住证”的高端人才之一,首批通过职称评审绿色通道获得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的引进人才之一。2010年,他入选国家“人才”。

数据显示,仅职称评审一项,到2013年,已有3批31位高层次人才通过绿色通道获得高级职称,其中教授、研究员级高工10名,研究员4名,教授2名,高工8名,高经3名,副教授2名,一、二级文学创作2名。

“福建省、市有关部门周到细致的服务保障,是我们全心投入创新工作的后盾,我唯有自勉,不断进取。”张易宁说。

编后语

近年来,福建的发展引人瞩目。究其原因,对人才这第一资源的有效使用是重要因素。2004年10月,第一次全省人才工作会议后,福建省就明确提出“建立有利于各类人才成长和充分发挥作用的新机制”。2010年,第二次全省人才工作会议提出“人才只有用在经济社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才能实现最大的价值。”2013年,“海纳百川”高端人才集聚计划出台,以特色产业集聚人才、细分区域制定集聚计划、搭建企事业人才高地等思路提示福建省人才工作进入“精确制导”时代。“人无我有,人有我精。”这是福建省提高引才聚才实效的路径,亦是其抢占人才工作战略高点的策略。点、线、面结合,在系统化、国际化和网格化的布局中,相信人才的效用将在海峡西岸迸发。(通讯员 段晓川)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