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新闻资讯 > 人才论点 > 王贵成:清华北大为什么培养不出一流的人才?

关注微信

王贵成:清华北大为什么培养不出一流的人才?

时间:2014-04-21来1源:凤凰网 作者:

  不管清华北大在世界大学之林中处于什么地位,毋庸置疑的是,这两所大学是中国当之无愧的一流大学。然而,让这两所一流大学尴尬的是,1949年过去都60多年了,除了培养了一些国家领导人外,却难以培养出真正的一流人才来。按照仙逝没有几年的大科学家钱学森的说法,中国大学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很明显,清华北大也包括在“中国大学”之内。善良的人们不禁要问了,清华北大为什么就培养不出一流人才来呢?

  其中原因肯定不少,但人们常说的是,由于清华北大的师资队伍中缺乏一批世界大师级学者,故而就缺乏一批世界领先水平的学科,培养不出一流人才来就是理所当然之事。而据我这个在应试教育苦海中垂死挣扎了十几年的老九来看,虽然教授们逃脱不了责任,但更主要的是,清华北大招收的学生压根就不是一流人才胚子。由于招生录取制度的单一浅薄,中国的大学只会通过单一的考试分数选拔所谓的人才,在如何发现识别选拔优秀人才方面还缺乏起码的经验。

  可能清华北大里的各路状元和培养出状元们的各路名师就急的要骂娘了,且慢——先听我把话说完再骂也不迟。清华北大每年几乎把全国各省市的状元一网打尽了,可惜这些状元只是应试分数了得,其它方面则未必了得,而后者才是成为一流人才的决定性因素。

  中国的学生只是被迫接受了一种填鸭式的应试教育,而说不上已经接受了良好的基础教育——包括国民教育或者叫公民教育。良好的教育绝不是学生具有唱歌跳舞弹钢琴的特长,更不只是获得了比较高的文化课考试分数,它还要求学生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判断力,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强健的体魄。这将为学生上了大学乃至毕业以后人生和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可惜我们的各级学校除了最爱的分数以外,其他的什么价值观、道德判断力,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强健的体魄,就都顾不上了,能在课堂上照本宣科进行大而无当的说教,就已经是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了。

  要想成为一流人才,就必须具备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在这个快速变化的全球一体化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未来世界变幻莫测。今天人们在大学里学习的不少知识,很快就会变成明日黄花,无法应对日益复杂的未知世界。只有一个办法,可以让人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那就是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也就是自学能力,随时根据现实环境的变化而学习,充实完善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自学能力需要学生在十几年的学习期间通过老师的指导训练获得,同时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以及持续不断的求知欲望。可是,在中国的学校里,课堂上老师用的是填鸭式的满堂灌,课后是高强度的题海训练,培养不出自学能力不说,连思维方式也成了僵化死板的条件反射,尽管许多高考分数很高的学生聪明勤奋,但在中学阶段已经被日复一日的机械训练磨钝了求知的激情,早就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各地的高考状元中虽不能说全是这样的学生,但这种学生为数肯定不少,清华北大招了这样的学生,明明是小家碧玉的宠物猫,却要把它培养成威震百兽的虎大王,这可能吗?

  要想成为一流人才,还应当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和旺盛的创新欲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涵盖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是啊,只要有了好奇心和痴迷执著不顾一切的狂热激情,人才才可能为自己即将从事的事业倾注全部的心力,从而作出非同一般的成就。人类文明史上的所有伟大创造,无不是来源于这种想象力和创新精神。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前进的根本动力。让我们沮丧的是,应试教育在中国已经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为了压榨学生的分数,学校和老师们无所不用其极,经过他们十几年齐心协力的努力压榨,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早被扼杀殆尽了,旺盛的创新欲望还从何谈起呢?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