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德康看来,目前,多数高校在专业设置上不尽如人意,存在着高校间重复度高、教学水平差距大、与相关产业领域实际需求脱节等问题。高校设置教学规划、课程开发时,往往偏重案头、理论而忽视社会实践,同时本就相对较少的社会实践又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量,仅仅是为完成毕业任务,不能真正提升实践能力。
“这直接导致了大学生抱怨就业难,企业抱怨招人难的矛盾现象。”高德康告诉记者,近年来,自己所在的波司登集团越来越难从高校招收到适用的应届毕业生。“从波司登这几年的年轻人才引进情况来看,新一代人才在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基本素质普遍提升,但也出现了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波司登已经连续几年对毕业生开设雏鹰训练营,集中提供不少于两个月的职业培训,为他们上岗储备专业能力。在上岗以后,继续推行岗位导师制,花大力气培训、锻炼他们成长。高德康介绍,事实上,近年来,由各类企业内部自发组建、私人合伙投资组建的民间培训机构大量涌现,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社会就业人才的再教育水平。
为此,高德康建议,高校要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人才培养的导向,探索与企业合作开发实践类课程,通过吸引企业深度参与学生培养过程,为学生提供职业目标导向的个性化训练,帮助学生适应企业人才需求,实现人才培养和就业落地的良性循环。同时,要鼓励高校教师走进企业、了解企业,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对接,对专业课程体系的研发和教学持续改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实用性。
目前,不少民间培训机构只关注市场效益,不能和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互补。高德康建议,采用评审、年审、考核、民主监督等办法,使培训机构内部师资质量不断向专业、负责任方向发展,提升国内企业内部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受训质量。并强化此类培训机构与大专院校的互动,可大力推动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产业合作等方式,共同推动国内人才培养与发展。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