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新闻资讯 > 人才论点 > 中国科学报:硕士研究生跨学科的招生难题

关注微信

中国科学报:硕士研究生跨学科的招生难题

时间:2015-04-02来1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陈彬

■本报记者 陈彬

近期,正是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面试阶段。各高校和研究所里,导师们也在忙着选择自己下一届的“弟子”,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徐耀也不例外。但是,一番考查下来,虽然对自己招到的学生比较满意,但徐耀的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小失落。

原来,徐耀从事的研究属于物理和化学的交叉学科,但大类属于化学范畴。因此,他的招生范围也被限定在了化学专业。多少年来,他都希望能招到一名物理专业学生做自己的硕士研究生,但这个愿望却始终没有达成。

“我这里的工作带有跨学科性质,对于有兴趣的人来说很有挑战性,但我根本招不到跨学科的研究生,这是由研究生招考制度的弊端造成的。”在一篇博文里,徐耀对自己的遭遇作了如是表述。

难招的学生

其实在求学阶段,徐耀自己就是一个“跨学科”的学生。

“我在本科学的是物理,在考研时转学化学。”徐耀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他当时参加研究生考试时,需要准备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和结构化学在内的五大科目的考试,这些参考书摞在一起有两尺高。

“这就是问题。”徐耀表示,目前我国研究生的招生是按照学科类别划分的,但跨学科研究往往需要借鉴其他的学科内容,需要从其他学科吸收人才。在目前学科壁垒还很森严的情况下,这是很难做到的。

比如,徐耀想招一名物理专业的学生,而他所在的研究所的招生范围并不包括物理专业。同时,由于报考他的研究生需要考查大量化学专业知识,也很难有物理专业的学生跨专业报考,这也就导致了徐耀多年来难以达成自己的心愿。

事实上,徐耀的经历并不是个例。跨学科专业招生难算得上是一个普遍现象。

比如,早在2010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赵国屏在访谈中就表示,他的一项研究工作是利用基因组方法和系统生物学的理念来研究中医中药的机理。为此,他每年都希望能招到合适的研究生,但在招生中却遇到很大困难,学中医的学生往往缺乏分子生物学的基础,而学分子生物学的学生通常不了解中医中药,更没有兴趣研究中医中药。所以,报考的人很少,考上的更少。

“我非常想培养这种交叉学科型的学生。创新仪器设备的研发、生物信息技术发展都需要学科交叉型的人才,但在目前的招生体制下太困难。”赵国屏说。

那么,如何才能化解这一矛盾呢?

僵化的模式

杭州师范大学认知与脑疾病研究中心副主任臧玉峰所研究的领域涉及医学、信息科学和心理学三个学科。因此,他对于跨学科人才的需求同样很大。但比起徐耀,臧玉峰显然幸运得多。

“根据我们学校的规定,我可以把手中的招生名额挂靠在校内任何一个学院,依托他们进行招生。”采访中,臧玉峰解释说,比如今年他想招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就可以将这一招生名额放到计算机学院。“因为名额是我自己的,并不妨碍计算机学院的正常招生,但我又招到了自己想要的学生。”对于学校的这种政策安排,臧玉峰很满意。

不过据他所知,国内有类似灵活政策的学校“不是太多”。

由于臧玉峰所在的学校本身拥有的专业较多,可以采取这种“挂靠”的方式解决跨学科招生的问题。但对于徐耀所在的研究所,这种方式就不太合适了。而对于如何解决自己面对的问题,徐耀也有这样一番思考。

“对于招生而言,现行的按照学科设置招生的模式应该仅仅作为一个指导,而不应是绝对的限制,导师应该在招生中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徐耀说,同时可以把研究生入学考试取消,或者学习美国的GRE模式,对考生作简单的综合测试,考查其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即可,不做过多的专业考试要求。

在美国考查时,徐耀发现,美国高校本科生在大三或大四期间,如果对科研感兴趣,就可以到教授的实验室“实习”几个月。这期间,实验室成员会共同评价该学生的动手和思维能力,学生也会考虑自己是否真的喜欢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如果双方都满意,学生在毕业后就可以到实验室读研究生。对于这种方式,徐耀十分欣赏。

而对于美国的这种招生方式,臧玉峰也表达了几乎同样的态度。“我们可以借鉴一些美国的模式,至少拓宽一下研究生的入口,这样才有利于学科之间的交叉。”

缺位的导师

“跨学科研究为何难以发展?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导师找不到跨学科的学生,很多课题很难安排合适的人做。那些知识你会的我也会,你不会的我也不会,根本交叉不起来。”采访中,徐耀发出了如此感叹。

然而,如果真按他说所,降低研究生的入学门槛,甚至于取消研究生入学考试,那么如何保证研究生的入学质量呢?

对此,徐耀有着自己的解释。

“按照我的设想,招生部门的主要职责应是通过计算导师的经费数量,核定其在一定时期内研究生的总量。在此范围内,导师获得足够的招生自主权。当然,在赋予导师权力的同时,也要让其担负相应的责任,如要求其在课题申请上更负责任,在学生的毕业问题上更加用心。在‘权责统一’的模式下,相信导师会认真负责。”徐耀说。

事实上,对于导师在研究生招生过程中的“失位”,多年来已经有不少业界专家学者进行了口诛笔伐。

2011年,国际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被中南大学大三学生刘路成功破解。为了让刘路能提早读研,中南大学邀请了三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向教育部写信推荐请予以破格录取。对此,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就曾撰文指出,我国目前实行的研究生招生制度虽貌似公平,但在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导师却处于缺位状态,因此造成研究生培养虽实行导师制,但导师并不对招来的学生质量负责。

“要提高我国大学的研究生培养质量,就必须构建真正的导师制,这就要给予导师充分的招生自主权、培养自主权。”熊丙奇表示,在这一过程中,或许会出现少数导师滥用自主权的情况,对此,只需通过实行学术同行评价,并强调学生的选择权,就可加以治理。这样的导师也将很快失去生存的空间,并被学术圈淘汰。

今年,徐耀已经完成了自己的研究生招生,他苦苦寻觅的物理专业学生依然没有找到。或许只有等熊丙奇口中的“招生自主权”真正落实,他的这一愿望才能实现。只是,那一天何时才能到来呢?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