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让它们真正成为创新主体?目前来看,党委政府要做的事情还不少,除了兑现人才政策、提供良好服务之外,重要的是帮助企业提升战略定位,提高引才用才的眼光。
按理说,企业需要什么人才,自己最清楚,但一些中小企业受制于企业家的眼光或现实条件,满足于低水平的发展,不想或不敢与高层次人才合作。这样不仅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也不利于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在这样的情况下,党委政府及时站出来,通过出台激励政策、深入企业调研座谈等办法,鼓励企业勇于做梦、勇于和更高层次的人才合作,帮助企业打开视野、拓宽思路,无疑大有好处。
近几年,江阴一些中小企业牵手国际顶尖人才的新闻在社会上引起热议。不少人心存疑问:真有这个必要吗?从实践情况来看,确实很有必要。党委政府鼓励企业和这些人才合作,看重的不仅是他们的前沿技术,更是他们的带动和放大效应:一个“大腕”引进来,弟子门生都会跟着过来;一个名字报出去,无人问津的小企业立刻备受瞩目;一个企业火起来,千万个企业跟上去……只花一笔钱,却成就这么多事,这钱花得不值吗?
企业尝到了甜头,引才用才积极性就会越来越高,党委政府需要操的心就会越来越少,人才强企的梦想也就越来越近。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