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新闻资讯 > 人才论点 > 招才引智激发 人才创新活力

关注微信

招才引智激发 人才创新活力

时间:2015-05-18来1源:南方日报 作者:91boshi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提供了更加宽广的舞台。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破除不利于人才发展、束缚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障碍,极大激发各类人才创业创新创造活力。要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降低人才引进门槛,为人才交流合作打通更加便捷的道路。近年来,惠州市巧妙发挥各种人才效应,招才引智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巧用“酒井效应”,提升自身魅力引才

  “酒井效应”是指一个地方在招揽人才时与其使尽浑身解数,不如自身发展做大做强,这样人才就会自然而然汇聚而来。

  着力提升综合实力。优化城市经济结构,实施产业现代化战略,做大做强高精尖、绿色产业,加快培育发展创新型、科技型企业集团和名牌企业,努力实现更有质量的发展、更高水平的惠民,提升区域竞争力。目前,我市正全力推进尽快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目标任务,积极实施平台构建、产业培育、企业成长、人才“双高”、县区赶超、惠民倍增六大计划,全面加快科学发展惠民之州建设,努力在综合实力上为惠州吸引人才加分。

  深挖本地潜力和优势。大力挖掘潜力项目,不断培育新型引才亮点,着力为人才提供优良的干事创业条件和环境。在本地的优势项目上做足人才功夫,集聚一流人才,保持人才与项目的“双优势”。如我市利用有突出优势的电子、石化两大产业集群吸纳高层次人才,进一步强化了这两大产业的竞争优势。

  精心打造宜居环境。着力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好青山绿水,建设绿色城市、森林城市,让人才为宜居环境而来。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加强教育、文化、娱乐、环境等城市配套建设,提升城市人文生活和文化品位,让人才为优质生活而来。近年来,我市连续五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连续三次以全国地级市总分第一名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三个项目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14年空气质量继续保持全国十佳,极大地提升了人才引力。

  巧用“伴生效应”,抓好领军人才引进

  “伴生效应”是指制定人才政策不仅要兼顾星星,更关键是要托起太阳。要善于引进领军人才、关键人才,以此带动一个团队、一批人才成长,乃至带动一个产业发展。

  实施重大领军人才工程。为引进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创新创业团队和领军人才,我市制定出台了人才“双高”计划(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力争5年内引进30个科技创新团队,100名以上博士为主的高层次专业人才,100名科技领军人才,大约1000名创新创业海外高层次人才。采用“项目+团队”的引才模式,以达到“1+1>

  2”的理想效果。同时,还要完善领军人才认定、扶持、激励政策,促进领军人才充分施展才干。

  加大领军人才投入力度。集中财力确保人才引进、培养、激励等重大人才项目的实施,对重点发展的产业和产业发展的高端、重大项目以及关键技术攻关等方面的核心领军人才和团队,要实施重点资助,增强政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我市财政每年返利(税)3亿多元,扶持云计算产业及其产业人才发展;每年投入1500万元,专项用于帮扶人才创业和企业发展。

  强化领军人才载体建设。鼓励创业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联办研发机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和重点实验室等,开展项目合作,并积极开展创业投资项目推介活动,为领军人才创业投资提供丰富的项目源。加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载体建设,给予设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创新实践基地的企事业单位一定的启动经费。我市创新打造“潼湖智慧城”,聚合科研院所、高新技术、科技金融产业资本和高端人才,重点建设留学人员创业园、国际科技合作园、工业设计园等,推动“惠州制造”向“惠州创造”转型。

  巧用“渠水效应”,大力畅通人才入口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提升人才队伍质量,必须畅通人才入口,不断引进“源头活水”。要利用好“渠水效应”,必须畅通“一总多支”的高端人才引进培育“绿色通道”。

  出海揽才。充分利用当前海外人才回流的大趋势,出“海”寻“龙”。在国外建立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联络点和服务站,在国外科技人才较密集的城市设立异地孵化器,将招才引智的“管道”伸出去,打造引进高端人才的“新据点”。

  柔性引才。既要引进“永久牌”人才,也要引进“飞鸽牌”人才。探索实行弹性政策,即聘请、阶段性聘用高科技人才为本地出谋划策,聘请国内外专家和科技人员担任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顾问、总工程师,并通过与科研院所进行项目合作等方式,柔性引进紧缺急需人才和高层次人才。

  联合育才。探索建立以政府拨款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个人支付为补充的人才培训资金投入机制。主动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有效对接、借力育才,加强“产学研”联合体建设。

 

作者:中共惠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