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地各类鼓励人才创业创新的优惠政策层出不穷,然而人才想要真正获益,却要跨过各种“门槛”。从要求人才为硕士、博士学历的基本条件,到优先支持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加分政策。政府试图通过这些“门槛”达到筛选优质项目、优秀人才的目的。这些政策让学历高、专利多、资历老的成熟型人才更加受益,但对研究经验、研究成果积累、行业知名度等方面处于劣势的成长型人才却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许多有潜力的创业创新项目胎死腹中,这不仅不利于青年人才的成长,还会影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局面的形成。
针对政策申报的“高门槛”现象,建议要加大对青年人才、高技能人才和中小型企业的扶持力度,多出台受众面较广的人才政策,调动更多的人投身到创业创新中来,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要进一步降低人才政策的硬性门槛,将项目申报重点从各类资质指标转向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上来,只要有好的项目就全力支持;丰富资助方式,不单纯以资金资助为主要扶持手段,要更多为人才和企业提供政策性贷款担保、贷款贴息、科技保险费补贴等各类人才科技金融的优惠政策;建立项目退出机制,放宽准入门槛后,更要加强对资助项目的实时跟踪监督,组成考察组阶段性地实地考察项目成果,终止远未达到预计目标项目的资助。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