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科院率先建立了重大产出导向的研究所评价体系,摒弃数量评价和单纯的论文导向,引导研究所和广大科技人员注重重大产出,突出科技创新的原创性、突破性和实际贡献。这一评价体系的核心是,将重大产出的价值导向具体化为可衡量、可测度、可考核的六类重大产出标准,即: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开辟新的研究方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成果转移转化产生重大社会经济效益,提出有重大影响的咨询建议。
据此,中科院共确定819项“重大突破”和“重点培育方向”。在院层面确定62项重大突破。院与研究所签订了“一三五”目标任务书,组合配置人财物资源,开展国际诊断评估,加强过程管理,着力培育、支持研究所产出重大成果。
在全面检验中,中科院通过研究所自评、专项验收和领域评估三个层面逐层遴选,主要突出重大产出、突出创新质量、突出目标完成情况,遴选出了量子通信、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等25项代表中科院水平的通用领域重大科技成果及标志性进展。“这些重大科技成果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实现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提供了一批系统解决方案,大力推动了科技成果应用转化产生重大经济社会效益。”中科院院长白春礼表示。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