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新闻资讯 > 人才论点 > 熊宇杰:中科大人的执着和坚守

关注微信

熊宇杰:中科大人的执着和坚守

时间:2016-02-07来1源:千人杂志 作者:许苏

291435236zbm.jpg

  “许多人都问过我,从事科研工作这么辛苦,你为何觉得有意思?我始终觉得关键在于兴趣。少年班这种特殊的培养方式让我找到了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熊宇杰,这位从中科大少年班走出来的青年科学家,在谈及自己的母校时,难掩自豪之情。

  熊宇杰是国家首批“青年人才”专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导,1996年,年仅17岁的熊宇杰被保送进入中科大少年班学习。中科大少年班自诞生以来就充满传奇色彩,在中国教育界,从来没有哪个班级像中科大少年班这样饱受争议。30年来,少年班在“争议中前行”,从少年班走出来了1000多名学生,其中91%的毕业生获得了博士硕士学位。2015年,96级少年班成员尹希晋升为哈佛大学正教授,未满32岁,打破了他的师姐庄小威(87级少年班)创下的“34岁出任哈佛大学正教授”记录。

  在熊宇杰身上,少年班的印迹一直都存在。在少年班养成的对于科学的好奇和爱好,对他后来的科研生涯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今年,熊宇杰取得多项重大突破,并获得全国首届“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和美国华人化学与化学生物学教授协会“Biomatik 杰出教授奖”,彰显出青年科学家的卓然风采。

  “少年班让我找到了兴趣所在”

  1996年,年仅17岁的熊宇杰被保送进入中科大教改试点班(又称“00班”)学习。“00班创办于1985年,与1978年成立的少年班同属少年班学院。我在少年班学院低年级的数学和物理课程都是和相应专业院系一起学习的,这为我目前的处于化学、物理和材料的交叉领域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中科大的8年时间里,熊宇杰从无数的选择中找到的自己的兴趣所在——化学,从那之后直到现在,他一直保持着对化学的好奇、热爱和坚持,兴趣是促使他不断创新的源泉和动力。2004年,熊宇杰从中科大博士毕业后赴美继续博士后研究。2009年,熊宇杰加入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担任国家纳米技术基础设施组织首席研究员兼纳米中心管理主任。出任该职位时,熊宇杰刚刚踏过而立之年的门槛。他坦言,华盛顿大学工作的2年多时间对他后来的研究工作影响显著,“我当时的工作中包含了两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在各种课题中准确找到其关键科学问题;和不同领域的科研人员商谈可能的合作。我在这两项工作中得到了很多体会和经验,对于我后来的研究工作中的课题制定以及交叉合作等方面很有帮助。”

  即便在美国的生活已经顺风顺水,熊宇杰始终没有体会到“家”的感觉。2010年,离开故土6年后,熊宇杰回国访问,这一次回国之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没想到短短几年间,国家发展得如此迅速,我觉得自己应该回国组建自己的科研团队,否则余生将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他坦言,归属感是触动其回国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2010年底启动的“青年人才”更是为他提供了一个顺理成章的理由,于是他开始联系母校中国科技大学,在一切都准备就绪之后,熊宇杰携妻儿动身回国。

  “三位一体”合作迸发出思想火花

  2011年3月,熊宇杰到中科大报到,随即着手组建实验室和研究组,短短半年多时间内,一个简单的材料合成实验室初步建成。“在实验室建设和课题开展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沿着‘从简到繁、不一蹴而就’的思路,有了自己的实验室并初步确定研究方向之后,相应的进展就会适当地加快,目前我们团队除了众多研究生外,还有3名博士后,这显然是在起步阶段较难做到的。”

  在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熊宇杰不断思考如何根据自己独特的学术背景形成有特色的研究方向,他的研究方向也从最初的贵金属纳米结构合成发展到了目前的材料表界面调控。由于复合材料体系尤其是光催化体系相当复杂,要阐明其中的机制性问题需要通过不同学科的交叉与合作。因此,他开始和中科大的其他青年教授展开合作,并开创了“精准制备-理论模拟-先进表征”三位一体的交叉合作模式。

  “平时我和江俊、张群、武晓君、宋礼等校内的年轻老师交往较多,江俊和武晓君擅长理论模拟,张群等擅长微观过程的先进表征。我们常在用餐或业余时间聊天,擦出‘思想火花’。基于这些想法以及我自己在无机材料设计与可控合成方面的优势,通过课题合作的形式自然形成了跨越多个学科的合作团队。我们这些青年教授通过多学科的交叉合作,得以实现了材料合成、理论模拟和原位表征的‘三位一体’模式,对无机复合材料体系的构筑原理开展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工作。正所谓‘1 + 1 > 2’,不同学科的交叉与合作使得我们可以在特定科学问题上进行深入探讨。通过寻找貌似不太相同的课题之间的相同点,也会产生更多的新奇想法。”

  经过研究团队成员共同的不懈努力和交叉合作,在过去两年,熊宇杰带领其团队取得了不少进展,《美国化学会志》、《德国应用化学》和《先进材料》等重要化学与材料国际期刊上报道了他们的系列科研成果,今年以来更是在太阳能转化技术、面向燃料电池应用的催化材料设计以及新型复合光催化剂上取得重大突破。

  科研工作者并非“苦行僧”

  在归国的短短4年时间里,熊宇杰从零开始,组建实验室、招收研究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题努力深耕,在科研上连连取得突破,2015年更是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他坦言,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对化学的热爱,作为一名青年科学家,他认为自己同样有义务和责任把这份热情传递给每一位青年学子,让更多的人燃起对科学的热爱。

  这一点充分体现在熊宇杰对于学生的培养上。熊宇杰回国后就开始带研究生,目前在读的有二十余人,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他一直秉承中国传统的“言传身教”的理念,将做人与做学问的精神一起撒播给更多的青年学子。他认为,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特点,教师需要充分尊重他们的兴趣,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进行自我探索。只有在大胆尝试和勇于探索中,他们才会发现自己的兴趣点,找到从事科研的乐趣。“我在课程教学方面,也是秉承这样一种理念去进行的。从学生们的反馈来看,大家都很喜欢这种授课方式,也有所收获。看着自己的学生从一个极具可塑性的学生成长为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科技工作者,是一件无比愉悦的事情。”

  在美国的6年,熊宇杰学会用国际视野来看待科学问题,也使他充分认识到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培养学生时,他采取“请进来”、“送出去”两种方式:一方面,邀请一些国际知名专家来学校做学术报告,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到国际同行;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参加国际会议或把学生通过各种国际交流项目送去国外进行联合培养。其中,英文论文写作被熊宇杰视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因此他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每当有实验成果出来,我都会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为他们搭建论文框架、理清写作思路。执笔的工作尽量让他们自己完成。初稿出来之后,再由我来修改。”改论文是一件相当费时间的工作,熊宇杰仍然不遗余力,因为在他看来,这一环节对培养国际化人才非常关键。

  培养学生树立对科学的兴趣是熊宇杰长期的工作理念所致,在他看来,科研工作并非“苦行”,科研工作者也并非“苦行僧”。尽管科研是占据了熊宇杰大部分的时间,他还是会把工作时间和家庭生活合理分开,尽量把晚上和周末的时间留给家人。“通过平衡科研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工作才不会成为一种负担,而我也得以保持对科学的好奇、热爱和坚持。作为一名父亲,孩子仅有一次的成长我不想缺席,与孩子的相处对我的工作也大有裨益。每一位学生对于我来说就像一张白纸,就如同我的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需要师长的引导一样,父亲和导师这两种角色其实有很多相似之处。”

  除了陪伴家人,闲暇之余,熊宇杰也不忘和朋友们一起出行,他身边的朋友同样是一些青年科学家,放松与休息之余他们也会进行学术讨论,而且在这种自由的环境下,讨论往往会产生更具创造性的想法。

  总结自己的科研之路,熊宇杰认为坚持是成功的一大秘诀,“这一点在兴趣的驱动下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对化学的热情一直是我前进的动力。另外,在学科不断细分的趋势下,交叉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会经常和同行之间进行友好、高效的交流。”与此同时,熊宇杰还十分注重社会科普工作,在他看来,科普的必要性从近年来的很多事件就可以看出,近期发生的“我们恨化学”事件就是典型的缺乏对化学的正确认识所造成的。通过社会科普,可以唤醒社会对科学的认识和兴趣。

  熊宇杰,国家“青年人才”专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