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新闻资讯 > 人才论点 > 青年人才引进正在改变高等教育格局

关注微信

青年人才引进正在改变高等教育格局

时间:2016-03-08来1源:文汇报 作者:黄维
在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过程中,市场机制对人才资源配置的主导性作用日益凸显。一流师资队伍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根本所在,是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源泉动力。
考察、分析我国七批“人才青年项目”入选者的基本信息,可以发现“人才青年项目”入选者年龄分布合理、学缘结构良好、阅历丰富多元、科研潜力巨大,是一流师资队伍的生力军。在人才引进数量上,就落地省份而言,东、中、西部和省际间差异显著,广东力压湖北仅次江苏,其高等教育大有崛起之势;就依托高校而言,创新型大学和区位优势明显、办学基础良好的部分省属高校开始有抢眼的表现,未来极具发展潜力。中国高校应抢抓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机遇,主动作为,积极打造学缘结构多元、年龄结构均衡、专业结构协调的师资队伍,为深化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供支撑。
去年11月5日,国务院发布了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了“两个一流”的五项建设任务和五项改革任务。建设与改革并举,要求中国高等教育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过程中必须更加重视质量提升、结构优化、改革驱动。同时也意味着中国高等教育已处于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阶段,预示着中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新的全球性发展格局之中。
1
市场机制主导高教人才资源配置将是大势所趋
政府意志与市场机制共同影响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在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阶段,高等教育的发展程度高度依赖公共资源的分配,政府机制在宏观配置高等教育资源方面发挥了主导性的作用。例如,以“985工程”、“211工程”为代表的“国家行动”通过行政计划配置资源,在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发挥了历史性的巨大作用,对我国区域高等教育秩序进行了新一轮构建,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格局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近年来,关于“985工程”、“211工程”的争论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缺乏退出机制,缺乏拨款、项目、政策优惠等方面的竞争性,使得“985”、“211”越来越成为一种“身份”,广受诟病。除经费支持力度远不如“985”、“211”高校以外,“双非”高校在项目申报、人才引进、招生就业等诸多有利于事业发展的方面也受困于名额、资格等限制。
随着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不断深入,虽然政府行为依旧在高度影响高等教育发展,但市场机制正逐步加强,其发挥作用的空间越来越大。一些学者基于劳动力计划配置体制转向市场配置体制的事实,指出高等教育体系将直接与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发生关系:作为要素市场中最关键的资源要素,劳动力要素必将成为市场配置体制中的主体。换言之,市场机制主导高等教育人才资源配置是大势所趋。
在这方面的一个成功范例是新加坡国立大学。该校于1997年10月开始以市场机制配置人才资源,此举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使其在2000年之后迅速崛起,成为一所世界一流大学,创造了举世瞩目的“高等教育奇迹”。
2
打造高度国际化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高校人力资源中最关键、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大学最能创造价值的人力资源。海外高层次人才拥有放眼世界的国际视野、打破常规的创新意识以及得天独厚的人脉资源,是建设一流师资队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推进国际交流合作的主力军,是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
我国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亟需借鉴亚洲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相比于欧美国家,东亚各国都是儒家文化圈的组成部分,民族性和文化价值观非常相近,它们的经验也因此更具借鉴和指导意义。
例如成立于1986年的韩国浦项科技大学和成立于1991年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其中,南洋理工大学的跨越式发展尤为引人注目,被赞誉为“南大速度”。在“2015QS世界大学排名”中,该校位列全球大学第13名,在“2015QS世界年轻大学50强”排名中居于榜首。
已有研究表明,这两所年轻大学的师资队伍高度国际化,在本校以外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或本校博士毕业后有在外工作经历的教师 (本文将其定义为外聘师资) 比例非常高,浦项科技大学外聘师资比例高达100%,南洋理工大学高达94%。此举不仅有效避免了“近亲繁殖”,有利于学术创新,亦有利于学校多元化发展。另外,以师资博士学位授予国作为参考标准,这两所大学的师资来源国际化程度非常高,浦项科技大学有80%的教师在本国以外获得博士学位,南洋理工大学则有90%以上的教师在新加坡以外获得博士学位。
青年人才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力。对当下国内高校来说,围绕年轻海归人才展开的比拼已日趋白热化。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国家品牌,“人才”引才体系在吸引海外精英时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于2010年11月启动的“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以下简称“人才青年项目”) 是我国级别最高、层次最高的青年人才引进战略工程,旨在为我国今后10-20年科技、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支撑。基于此,选择“人才青年项目”入选者,对我国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前景进行考察,进而探讨中国高等教育格局可能发展的变化,便极具意义。
3
“人才青年项目”对中国高等教育格局的影响
依据中央组织部公布的 《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细则》,目前“人才青年项目”的申报对象主要面向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领域、年龄不超过40周岁;为所从事科研领域同龄人中的拔尖人才,有成为该领域学术或技术带头人的发展潜力。
截至2015年12月,“人才青年项目”共引进7批、共计2343名海归人才 (第一批143人,第二批218人,第三批177人,第四批183人,第五批396人,第六批661人,第七批565人),分布于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其中,1894名“人才青年项目”入选者来自高校。
目前,“人才青年项目”涵盖7个专业领域,即:生命科学、工程与材料科学、数理科学、化学、信息科学、环境与地球科学、医学。其中,生命科学和工程与材料科学入选人数最多。
1.年龄分布日趋年轻。“人才青年项目”入选者大多处于31-40岁。年龄区间位于25-30岁的入选者占比4.4%,30-35岁占比55.3%,35-40岁占比37.3%,40岁及以上占比3.0%。其中,30岁以下的入选者人数呈增加态势:第一批5人,第二批12人,第三批8人,第四批6人,第五批10人,第六批30人,第七批32人。
2.人才来源愈加多元。除美国(占比66.7%) 以外,引进前在德国、英国、新加坡工作过的入选者人数最多,其次是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香港、法国、瑞士,亦有入选者回国前在荷兰、芬兰、沙特、南非工作学习。
3.博士学缘结构良好。鉴定青年人才学术潜力的关键环节之一,当是博士学位获取学校的科研质量和办学水平。在七批入选者的基本信息中,第四批和第七批入选者的博士学位获取学校未公布。在公布的1595人中,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的入选者最多,占比44.4%;其次是中国,占比42.5%(见图1)。这一方面说明中国的博士生教育质量已被全球认可,一方面表明在中国获得博士学位后去其他国家以博士后身份继续深造,是青年科研人员提升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径。
参照《2015年度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统计分析了入选人数最多的四大专业领域的博士学缘。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世界大学排名对象不包含科研院所,但有些科研院所享有世界声誉、科研水平卓越,例如中国科学院的直属研究机构等。
统计结果显示,在科研院所获得博士学位的入选者99%来自中科院的直属研究机构,体现了中科院雄厚的科研实力。对于在高校中获取博士学位的入选者而言,在全球排名前100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比例比较高,例如,生命科学为30%,工程与材料科学为55%,化学为35%,物理为57%,数学为72.5%。
“人才青年项目”入选者落地省份分布状况
针对来自高校的1894名“人才青年项目”入选者,就落地省份而言,各省份差异显著 (见图2)。北京、上海、江苏遥遥领先,形成第一阵营;广东、湖北、安徽、浙江形成第二阵营。甘肃、贵州、河北、广西、河南、山西、云南均不足5人,河南、山西到2015年才实现零的突破。内蒙古、宁夏、青海、西藏、新疆、江西至今尚未引进过青年人才。
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市场化程度、国际化水平,均会对人才资源的配置与动态优化产生影响。相较于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东部经济发达省份在吸引高层次人才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先机,它们更有能力为高层次人才营造舒适、优越的创新环境和事业平台。因此,经济发达地区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更大。
值得注意的是,广东“人才青年项目”入选者人数领跑第二阵营,仅次于江苏,位列全国第四,可视为其高等教育崛起的先兆。这也说明,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联系紧密,互动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会对高等教育规模、投入、结构与速度产生影响;高等教育是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劳动者素质提高的主要依托,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
珠三角地区是闻名世界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突出的带动作用和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是世界产业转移的首选地区之一。广东省在全国31个省份GDP排行榜中一直位列首位,2015年生产总值率先突破7万亿。但是,广东省未来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下行压力,科技创新能量不足已成为制约广东经济健康、持续、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以高等教育为源泉的科技竞争力和国民素质竞争力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也是推动广东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由于历史的原因,广东的高校数量远少于北京、上海、江苏,高等教育水平也不及北京、上海和江苏。为此,广东省人民政府在2015年启动了一系列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借以提升其创新驱动的“原动力”、补足原始创新的短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重点向提质增效转变,其中包括:投入50亿重点建设7所高水平大学和7所大学的一流学科,投入80亿建设3所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目前,入围名单已确定,首批经费已到位,充分彰显了广东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高教强省”的决心和意志,非常值得其它经济发达省市思考和借鉴。
“人才青年项目”入选者依托高校分布情况作为国内最高层次的青年人才引进工程,“人才青年项目”不仅仅是入选者自身实力的角力,更是用人单位之间的比拼。
1.“985”高校与“211”高校
尽管教育部、财政部在2012年推出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波提升高等教育创新能力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并打破身份限制,成为“985工程”、“211工程”的升级版和国际版,但在高等教育从业人员和社会认知体系中,一般仍以已经成为历史名词的“985”、“211”作为大学的一种分类方式,本文也暂以此作为中国大学的一种分类依据。
目前,我国进入“985工程”建设名单的大学共39所。除军事类院校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以外,其余38家“985”高校均有教师入选“人才青年项目”,共计1536人。但是,各“985”高校人才引进体量差异明显。其中,清华大学以入选154人位居榜首,“C9联盟”中除西安交通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以外,引进人数都超过90人。而兰州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引进人数分别只有3人和4人。多次创造了令人尴尬的“兰大现象”、在ESI2016年1月最新公布的数据中位列中国高校第20名的兰州大学,其未来师资队伍的实力和科研发展前景令人堪忧。
在“211”高校中,其中40所高校共引进183人。众所周知,全国入围“211工程”建设名单的高校共有112所,这也就意味着有34所“211”高校没有“人才青年项目”入选者。其中,近年来各项发展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突出表现的苏州大学以35人位列第17名,领衔“211”高校。除苏州大学以外,华中农业大学、江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引进人数均超过一些“985”高校。
2.“双非”高校
除去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在“人才青年项目”入选者依托高校中,既非“985”、也非“211”的所谓“双非”高校共46所,共引进青年人才175人,与“211”高校的体量相当,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格局正在孕育重大变化。
在这些“双非”高校中,引进人数体量较大的高校有两类,一是新建的创新型大学,包括南方科技大学和上海科技大学;二是办学实力雄厚的省属高校,例如南京工业大学和深圳大学。
创新型大学聚焦高端,办学特色鲜明,尤其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均面向全球、不惜重金、采用国际标准礼聘一流师资,加上这两所创新型大学分别位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较高的深圳和上海,区位优势显著,对于青年人才而言,极具吸引力。如今,南方科技大学入围广东一流理工科大学建设计划,有充裕的办学经费作为保障。可以预期,南方科技大学今后的人才工作必将如鱼得水、如虎添翼。
以南京工业大学和深圳大学为代表的省属高校也表现抢眼,一方面仰仗于区位优势、特别是深圳市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超常规支持,另一方面有赖于校内人才政策的引领。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这所拥有所有“国字头”科研和学科平台的省属高校,由于历史的原因,错失入围“211工程”建设名单的机会,一直以来凭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自强不息、砥砺前行。三年前,南工明确了“人才为先、全球拓展”的新战略、新思路,启动了南工版“人才”,在北美、欧洲、澳洲、新加坡等地设立了海外办事处,延伸了引才引智工作触角;构筑了“海外人才缓冲基地”———先进材料研究院和先进化学制造研究院,创建了符合国际惯例、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流科研平台和生态环境;实践了协议工资制和学术休假制度,为海外学者开辟创新创业“乐土”,让国际化人才机制在南工生根发芽,使得大量高端人才迅速集聚,南工各项发展指标快速攀升,“南工效应”凸显。
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国家品牌,“人才青年项目”体现了一如既往的高水准。迄今为止引进的七批青年人才中,年龄结构日趋年轻,人才来源日益丰富多元,博士学缘结构良好,具有极大的科研潜力。
在人才引进数量方面,东、中、西部和省际间的差异十分显著,充分体现了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历史原因,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有待提升的广东,人才引进数量力压高教大省湖北,仅次于江苏。在实施“高教强省”战略过程中,广东不仅大力支持高水平大学建设,而且多方引进顶尖教育资源,例如创办南方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 (深圳)。广东在未来中国高等教育格局中的地位大有崛起之势。
就依托高校而言,人才引进数量的分布状况亦体现了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总体上,“985”高校共引进1536人,遥遥领先于“211”高校和“双非”高校;“211”高校和“双非”高校人才引进体量相当。另值得关注的是,“双非”高校中,创新型大学和区位优势明显、办学基础良好的部分省属高校开始有抢眼的表现。
4
抓住高层次人才回流机遇,高校应主动作为
纵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在计划经济时代,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一度是顶层设计的基点,并在“985工程”和“211工程”等“国家行动”中得到充分体现。然而,在市场机制主导人才资源配置的今天,即便我们依然保有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追求,但还是应该尊重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接受高等教育实际发展轨迹。
面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个一流”建设工程,会同此前启动实施、成效显著的“2011计划”,是“985工程”、“211工程”在“十三五”期间乃至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整合和替代,是“双非”高校打破“身份”限制、谋划跨越式发展的大好时机。据教育部统计,在2018年之前,中国将从最大的人才流出国转为人才回流国。近年来“人才青年项目”入选者人数呈逐年增加态势,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这一趋势。高校应当抓住高层次人才回流机遇,主动作为。首先,要不遗余力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用事业留人,靠感情留心,竭尽全力构建学缘结构多元、年龄结构均衡、专业结构协调的师资队伍,为推进内涵式发展提供支撑。
其次,要顺应市场规律,灵活契合市场经济的特点,以解决人才引进过程中遇到的体制机制障碍和资金要素瓶颈,促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实现从封闭管理向开放管理、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例如,探索柔性引进政策,构建整建制团队引进模式,重量级大师引进采用一事一议,构建人才退出机制,让人才“能进能出”等等。
依笔者的分析和研判,今后,中国高等教育格局依旧会是“差序格局”的局面。区域高等教育机构的空间分布和数量分布,一方面会呈现地区差异和省际差异,例如东、中、西部的差异;一方面将与政治、经济中心的等级和分布格局趋向一致。
因为“身份”限制、“国家行动”的强势介入,高校一度很难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处境。但是,以“自由竞争”为宗旨的市场机制,则有利于大学充分发挥自主性和能动性,打破高等教育系统中“差序格局”的固化因素,赋予高校公平竞争的办学起点。
广东身为经济大省,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抢占人才高地方面有着得天独厚、不可比拟的区位优势。在“高教强省”战略的指引下,广东省委、省政府心无旁骛、全情投入建设高水平大学,着力引进顶尖教育资源,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逐步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办学优势。目前,广东“人才青年项目”入选者人数已经超越高教大省湖北,为广东高等教育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毋庸置疑,对于高校而言,学术地位的提升意味着在整个高等教育格局中的地位提升。人才是第一资源,世界一流师资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根本所在。谋定后动,行且坚毅。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无法一蹴而就,必须倾之以恒心、耐心、真心。《中庸》 有言,“君子素其位而行”。在中国高教发展面临新格局,内涵式发展日益深化之时,高校应首先“准确定位”,深刻认识、深度理解自身“位置”,明晰区位优势,明了既有地位,明确目标定位等,为顺利、高效开展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提供切实保障。
作者:黄维(中科院院士 / 南京工业大学校长)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