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新闻资讯 > 人才论点 > 人才工作不妨多点“雪中送炭”

关注微信

人才工作不妨多点“雪中送炭”

时间:2016-04-29来1源:张家口日报 作者:zhujunwei
 当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投资是效益最好的投资”等人才理念已经成为共识,各级各部门对人才工作也不再吝啬资金的投入。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地方在人才资金投入方向上,往往是对颇具名气、事业有成的人才“多有眷顾”,而对一些尚未成名,事业处于初创期人才“投入不多”。人才工作“锦上添花”的事干得多了些,“雪中送炭”的事干得少了些。其中,一个颇为典型的例子就是2010年深圳出台政策,向包括拥有资产293亿元的腾讯ceo马化腾在内的多名企业高管发放购房补贴或贴息,引起网络热议,也引发了人才政策制定者对人才资金投入着眼点的深入思考。如何才能使人才资金投入产生最大效益?依笔者看来,人才工作不仅应侧重投资人才的“绩优股”,更应资助人才“潜力股”“成长股”。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人才的事业有一个“丑小鸭”到“白天鹅”的蜕变过程,而在人才发展道路上给予“雪中送炭”,无疑是一个最有效、最直接的“催化剂”。“

  我们必须转变在定义“人才”时的思想桎梏。功成名就的是人才,默默无名中则潜藏着人才。而人才真正需要帮助的恰恰正是创业前期。人才创业初期的资助,可能是风险很大的投入,但也是效益最大的投入。人才政策侧重于对人才前期的资助,降低对中小企业的资助门槛,虽然不可能使所有的人才都成功,但却能尽可能地让更多的人才去获得成功。因此,给更多“丑小鸭”蜕变的机会,成就更多的“马化腾”“马云”,这也是国家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题中应有之义。

  人才工作多一点“雪中送炭”,应当适度调整人才扶持政策方向,对投入方向、资助方式等做深入研究,多向尚在创业初期、具有发展潜力的人才倾斜,扶持那些真正需要扶持的,有发展潜力、带动力大、影响力强的人才和项目,帮助他们做大做强,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刀刃上。当然,“雪中送炭”不仅仅是简单的给钱给物给政策,还需要注重研究解决人才工作、生活面临的实际问题,帮助人才更好地发展,实现自我价值,创造更大价值。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