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新闻资讯 > 人才论点 > 合肥:柔性引才为创新发展聚智

关注微信

合肥:柔性引才为创新发展聚智

时间:2016-06-14来1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作者:zhujunwei

●突破全时全职工作方式,采取特定研发项目合作、网络远程沟通等,放宽引进创新人才在合肥工作时间

●鼓励企业通过岗位聘用、技术聘用、项目聘用、任务聘用等形式,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

●将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提高到不低于50%,全市有150家企业开展股权分红激励试点

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牢固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创新政策举措,强化柔性引才,广聚海内外智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落实。

以开放共享的理念柔性引才。坚持不唯身份年龄、不唯学历资历,打破户籍、地域、人事关系等刚性制约,以全球化视野广招贤才。注重项目引才。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通过培育新兴产业、实施重大项目等,集聚各类人才2万多人。鼓励新能源、公共安全等行业的龙头企业设立海外研发中心,与世界顶尖专家合作开发前沿技术。突破全时全职工作方式,采取特定研发项目合作、网络远程沟通等,放宽引进创新人才在合肥工作时间,5名美籍高端IT专家和10多名国内优秀专家入选市“百人计划”。注重团队引才。大力实施“228”产业创新团队建设工程,鼓励企业通过岗位聘用、技术聘用、项目聘用、任务聘用等形式,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全市共组建“228”产业创新团队137个,入选省“115”创新团队35个,其中53名带头人、210多名核心成员,采取兼职等柔性方式从高校院所聘任,带动企业集聚各类高端人才9000多人。引进高科技人才创业团队30个,集聚海内外高端人才260多人。注重中介引才。发挥“合肥之友”“中科大校友会”等社会团体招才引智作用,在美国硅谷、德国汉诺威等留学人员集中地设立“人才工作站”,与海外100多个华人社团建立联系,多渠道柔性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对中介服务机构、社会团体,每成功引进1名领军人才,给予5万元的奖励。仅2015年,就有23位海外高层次人才携带11个高科技项目到合肥考察洽谈、交流对接。

以促进发展的导向柔性用才。紧紧围绕全市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搭建人才创新创业平台,推动人才与产业深度契合。共建协同创新平台。与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共同建设先进技术、公共安全、技术创新、生物经济、智能制造等研究院,抢占新一代科技革命的制高点,推进产学研用深度合作。依托协同创新平台,采取远程咨询服务、短期回国服务和长期回国工作等形式,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目前,仅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就已完成投资20亿元,与英特尔等共建研发平台36个。扶持企业研发平台。围绕现代新型显示、公共安全、语音信息、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融合。目前,已组建产业创新战略联盟12个,建成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10个,院士工作站25个,博士后工作站67个,各类研发机构1000多个。打造校企合作平台。加强与中科大、合工大、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高校院所合作,共建微电子学院、互联网学院,培养开发急需紧缺人才。鼓励优秀人才通过技术转让、技术入股、兼职、咨询、项目合作、考察讲学等方式,积极参与合肥经济建设。与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引进300多名博士生到合肥挂职锻炼、开展科技服务。

以自由宽松的环境柔性管才。坚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宽松的社会环境。加大资金扶持。对柔性引进的各类人才,在项目立项、研发资助、成果奖励等方面,均享受同等待遇。积极兑现扶持政策,2015年全市人才重点项目经费投入达1.82亿元。未来5年,将投入5亿元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双引双培”四大计划。强化激励保障。探索人才资本、科技成果等要素参与投资与分配,将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提高到不低于50%,积极开展股权分红激励试点,全市已有150家企业列入试点,50家企业完成试点,激励人员1241人,激励金额4.48亿元。设立“合肥友谊奖”,首届评选表彰10名做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优化人才服务。在市人才服务中心设置专门窗口和服务专员,提供出入境、知识产权、住房、就医、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一站式”服务。全市累计建成人才公寓460多万平方米,发放高层次人才住房补贴650多万元,协调解决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230多人次。定期组织高层次人才免费体检疗养,开展联谊座谈,满足个性化需求。建立市领导联系专家制度,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调研等,帮助解决问题,发挥资政作用,激发创造热情。(通讯员 合组言)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