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新闻资讯 > 人才论点 > 雄“芯”壮志,人才为先

关注微信

雄“芯”壮志,人才为先

时间:2018-05-25来1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作者:shenqian

 集成电路是当今信息技术产业高速发展的基础和原动力,已经高度渗透与融合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每个领域,属于资金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人才密集型产业。其技术水平和发展规模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中国制造2025”,离不开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雄“芯”壮志,离不开人才这一核心要素,否则一切都是空谈。目前,我国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现状如何?有什么优势与不足?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中,应该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日前,相关专家、企业家就这一话题分析讨论,建言献策。

 

采访嘉宾:

QQ图片20180525094953.png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理事长、紫光集团董事长 赵伟国

QQ图片20180525094958.png

国家02专项总体组成员、中芯国际顾问,“北京学者” 吴汉明

QQ图片20180525095003.png

中科院微电子所集成电路先导工艺研发中心主任 赵超

  

人才短缺是产业发展痛点

  ●据预测,到2030年需新增集成电路技术人才75.9万人

  ●目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层次低,规模企业少,高端研发人才、高端生产人才、高端管理人才匮乏


  

记者: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和相关人才队伍总体状况如何?

  吴汉明:2014年,国务院印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纲要的第一句话,强调集成电路产业具有三性: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这三性,就决定了这个产业发展一定非常坎坷。从年龄上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正处于青春期,欧美处于成年期。青春期的少年队和成年队去打比赛,一定有很多困难。对于这一点,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关键有三点,一个是资金,一个是政策,另外一个是人才。现在政府已经加大投入,这是很好的现象。而我们最大的问题是,缺技术、缺人才,归根到底还是缺人才。因为有了人才,技术就可以被开发、优化与提升。所以,我们现在产业人才队伍状况是很严峻的。

  赵超:我国的集成电路产业真正起步,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起步艰难,但实现了产业在国内零的突破,也为未来产业发展培养了最初的人才队伍。不可否认,包括人才队伍建设在内的各方面,跟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是全方位的。尤其在关键技术领域,技术落后、人才缺乏。

  人才缺乏对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制约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统计和测算,2015年,我国集成电路从业人数39.4万人,技术人员14.1万人;到2030年,预计从业人数将达到170万人,技术人员90万人。换句话说,到2030年需新增技术人才75.9万人。

  赵伟国:目前,我们正面临着一个重大机遇窗口期。摩尔定律已经失效,国外集成电路巨头增长乏力。近年来,整合力度逐年增大。而我国对集成电路的需求是逐年增加。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现状却是:技术层次低,规模企业少,高端研发人才、高端生产人才、高端管理人才匮乏,优秀企业家的数量也很少。一将无能,累死三军。人才短缺,竞争力必然不高。所以,我们必须要有世界级的领军人才,否则根本没法登上这个竞争舞台。

  记者: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存在什么短板?优势是什么?

  吴汉明:今后3到5年,人才的缺乏将是常态化。不光是我国,这是一个全球问题。因为这个产业发展太快,没有一所大学和一家教育部门能够及时输送那么多人才。人才的培养跟不上产业的发展,很多需要靠企业自己培养。

  但我们也有优势。比如,全国的理工毕业生,要比整个欧洲加起来还多,这为产业链需要大量人才奠定了基础。但是,因为集成电路的产业链很长,从挖出来的矿开始,一直到最后的产品,涉及材料、物理、机械、计算机等各类专业知识,这些毕业生没有经过实战,很难为企业直接所用,所以,国家一方面面临大量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而另一方面企业还急需各类立刻能上手的人才。

  赵伟国:集成电路属于人才密集型产业,参与全球竞争,需要全方位的大量人才,要有人才纵深。我国每年毕业大约700多万大学生和近百万的研究生、博士生;再加上大量的留学归国人才、来华工作的海外人才,以及不断成长的本土企业家人群。这就是我们海量的人才纵深。尽管在人才的层次和水平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差距,但我们正在快速成长。

  吴汉明:我之前参加一个世界级学术会议,请一个专家谈光刻问题,英特尔就请了一个普通工程师去到世界级大会上去讲。这个工程师在这个方面就是世界级的。换句话说,你提到整个工艺的哪一步,请出一个普通工程师来介绍,技术都是一流的。他就代表着整个产品的水平,就是世界级的。但是仅仅一个世界级的人肯定不够。所以千万不要以为,我们有“人才”“万人计划”,就够了,远远不够。要有一个很大的团队来支撑它。做出一个好的芯片,需要几百几千个优秀工程师合作,这是团队效应。这方面是我们的一个短板。这个产业不能指望一两个人就能搞好。要靠团队,甚至几代人的团队来推进。

  

撬动产业人才培养新支点

  ●人才培养主要有两个环节,需要不断积累迭代、长期扶持

  ●产业人才培养周期一般要5年,要像三级火箭一样,一级一级地往上堆


  

记者:人才培养究竟难在哪?应该注意什么?

  赵伟国:集成电路产业需要不断积累迭代,每天进步一点,每天积累一点。这就意味着,培养人才是个很漫长的过程,要有足够的耐力和耐心,对时间要有充分的认识。这好比是马拉松,不是短跑。但每一个100米,又要像跑百米一样顽强冲刺。所以我说培养人才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战略耐力和心理准备。

  赵超:人才培养有两个环节,一是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二是产业技术人才的工作实践培养。相对而言,产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周期要长达5年。如果要培养一个技术型的研发科学家,需要再经历3-5年的实际工作锻炼。这段实际工作锻炼所需要的培养环境和条件,是目前大部分高校、科研院所所不具备的。

  吴汉明:我国培养集成电路人才最大的尴尬,是教材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这个产业,两年就是一代,18到24个月,新的产品就出来了,教材基本上还是10几年前的内容。所以,这个就导致高校、教材与产业发展相脱节。培养的学生与行业的需求也是不相契合。

  很多高校老师和我反映,集成电路专业还不是一级学科。不是一级学科带来的问题就是,没有足够的硕士博士名额。也就是说,在高校的生源安排上,是按照二级学科配置的,这样就造成了入口严重不足的现象。

  另外,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是不能一蹴而就的。一个芯片的研发,是需要几个世代更迭完成的,要长期扶持。打个比方,对集成电路的支持,千万不能像二踢脚一样,一点“嘣”地上去了,第二炮不响,就下来了。要像三级火箭一样,一级一级地推,才能推到轨道上去。

 

 

人才培养模式要适应产业发展

  ●打通产学研通道,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配合

  ●积极促进微电子专业学科建设,由企业主导重点培养实战型人才


  

记者:如何打通产学研通道来解决人才的瓶颈问题?

  赵超:针对高校学生知识结构与未来工作内容缺乏衔接,需要提升学生对微电子相关企业的认知程度,积极促进微电子专业的学科建设,扩大现有微电子专业的办学规模。同时,培育新增的微电子专业办学单位。各理工科院校也可以开设与微电子相关的选修课程;尽可能开办1年制研究生班,通过一年的培训,使毕业生具备一定的集成电路知识背景和对集成电路产业的认知度;跟地方政府合作,开办在职的职业教育培训班,为已经入职或希望入职的相关毕业生提供集成电路专业培训。

  赵伟国:一方面,在大学要多开设集成电路的相关课程,多提供一些实验环境;剩下的事情,要交给企业,交给企业家。国家给予经费资助,把办微电子学院的主导权交给一些比较大的半导体企业,重点培养应用型人才。让集成电路人才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企业有实战环境,集成电路人才在企业才能见到“真刀真枪”。

  吴汉明:很多人才到企业来,却不能马上用,缺乏实践经验。打通产学研通道,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借鉴美国的做法,加强高校的科研与企业之间的配合。之前,我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都是和企业一起做课题。比如,由英特尔等世界龙头企业把课题给学校,同时提供30万美金,教授拿到30万美金,就会雇佣几个博士,几个硕士,一起来做这个事。事实上,就是企业出题目,高校来做。在国内,很多企业自己还都在生死存亡线上,可能拿不出这个钱,那么政府可以有一个倾斜性的政策,专项培养产业人才。

 

 

打造全球化人才梯队

  ●集成电路产业属于全球性产业,国际化程度非常深,只有开放合作,厚植产业人才基础,道路才能越走越宽

  ●创新人才环境,建立相对自主可控的产业链


  

记者:在关键核心技术上要取得进一步突破,人才培养方面还需如何加力?

  吴汉明:什么是核心技术呢?需要定义一下。我认为用市场标准看,人家的产品离开你的技术就不行了,无法生存,这就是核心技术。这不仅仅是芯片自身,更包括了芯片的生态。

  近年来,我们也开发了很多厉害的技术,如,紫光、曙光、太湖之光等等。为什么没有竞争过英特尔的CPU产品?这是因为,市场上没有兼容性,没有软件的支持,也就是缺少产业链的生态支持。做一个品种出来,不符合气候的发展,再优秀的品种,也死掉了。举个例子,CPU,我们可以做,也非常好。但没有生态支持,用不了。英特尔的芯片,放在哪里都可以用,不管是台式机、移动笔记本、数据库等都可以做。生态环境是需要市场来确定的。而市场是全球性的,没有全球性市场,高资本性集成电路很难有好的效益回报。所以,在着重培养本土人才的同时,要加大人才引进、人才交流,打造具有全球视野的人才梯队。也就是说,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开放合作,时间积累,厚植产业人才基础,才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一个时刻,实现逆袭。

  赵伟国:芯片技术变成芯片产品要满足“技术先进、易于使用、融入生态”三个条件。芯片的自主知识产权也不等于芯片生态。这些年,我国在芯片关键核心技术,在个别领域是有所突破。但真正形成市场可接受的规模化产品方面,却屈指可数,尤其是融入生态方面的产品。而一个新品的开发,要使行业用户用得上、用得好,生态的配合是非常关键的。甚至在产品开发之初,要与生态的各方进行沟通协调,这就要求人才培养要兼顾“深度”与“宽度”。深度是指技术上深得下去,宽度是指要左右相连,打造一个生态圈。

  吴汉明:未来,我国一定要建成相对自主可控的产业链。只能说是相对的,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完全自主可控产业链。集成电路产业属于全球性产业,国际化程度非常深,所以我们应该具有放眼全球的视野和心态,采用拿来主义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方式,道路才能越走越宽,逐步打造出相对自主可控的产业链,提升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核心竞争力。这就需要创新人才环境,能够吸引人才、留得住人才。让人才有一个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另外,集成电路产业需要各个学科的人才,对人才的评价体系,要更加科学。当然,这对人才工作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