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新闻资讯 > 双一流动态 > 何为985、211、双一流高校?

关注微信

何为985、211、双一流高校?

时间:2018-09-25来1源:综合自网络 作者:佚名

很多第一次经历高考的考生与家长,可能只是听说过985、211、双一流高校,知道他们都是很厉害的存在,但具体是哪些高校、由何而来、有何区别、如何报考对待,都不太明白。本文就相关问题进行解答,相信会对家长及考生有一定帮助。

985高校

“985”的生日和北京大学是同一天,只是出生的时间晚了100年。

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中提出中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为此,教育部决定开始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高等教育建设工程,并以江泽民在北京大学100周年校庆的讲话时间(1998年5月)命名为:“985工程”。目前“985”高校共有39所。

211高校

“211”的含义是“21世纪的100所重点大学”,将全国各地挑选出的约100个高等学校设立为重点高校,这些学校在资金中获得优先对待。

“211”诞生得比“985”要早一些,1990年开始酝酿,酝酿过程经过国家教委(教育部前身)、国务院、直至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的讨论最终定型,1994年开始启动预审,1996年确定第一批名单,2011年,“211工程”的规模已经稳定,共有学校112所。

目前,加上后来新增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共116所。

211院校包括985工程院校39所,小985院校33所。

因此,所有的985都是211,但是211不一定是985

什么是“双一流”

按官方说法,“双一流”指的是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旨在让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

双一流不是"985"、"211"的翻版,也不是升级版","双一流"是全新计划,在"985"、"211"基础上,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事业在新历史潮流下推向前进。

“双一流”与985、211的区别

区别一:985/211侧重对大学的评定,“双一流”侧重对学科的评定

无论是“985工程”的39所大学(含国防科技大学)还是“211工程”的100多所大学,都是基于对学校综合实力的整体评价。尽管之前也有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的评定,但社会对一所大学的整体认知,还是只看“牌子”不看学科,影响并不大。

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则是先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137所),再在此基础上选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也就是说,先看一所大学有没有若干个很强的学科(专业),再主要根据学科综合实力来评定一所大学的强弱。

区别二:985是211的“升级版”(211包含985),“双一流”则不存在交叉

如果说211是重点班,985就是重点班里的重点班。“985工程”大学均为教育部或其他中央部委直管,也称部属高校;除985外的“211工程”大学则多为省部共建高校,地方属性更强一些。但985大学都是211大学。

“双一流”则是两个平行的评价体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重在一流学科基础上的学校整体建设、重点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创新能力,共计42所,在原来39所985大学基础上新增3所。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重在优势学科建设,促进特色发展,共计95所。除了之前的大部分“非985”211大学,主要增加了25所特色明显的高校——

北京协和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央美术学院、成都理工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河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宁波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外交学院、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

区别三:985/211是固化的标签,“双一流”则是有进有出

双一流计划最根本性的不同是以学科为资助主体,且并不设终身制,每5年调整一次名单。

而“985”“211”是以学校为资助主体,名单形同“终身制”,据2009年至2013年的数据显示,“211”和“985”高校拿走了全国七成的政府科研经费。

其他:“985”“211”高校仍最有机会 普通高校也有望翻盘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对“双一流”大学及学科的遴选条件作了明确规定。

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能进入“一流大学”名单的高校,“985”、“211”依然是最有机会的,一方面它们“经过了长期重点建设”,另一方面,这些学校因为有国家的支持,在学科建设上自然比其他高校走得更前,目前“拥有一定数量国内领先、国际前列的高水平学科”的高校还是集中在“211”、特别是“985”高校。

不过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双一流”与“985”、“211”的区别,“双一流”以学科为资助主体,这也意味着在双一流的游戏规则下,一些高校完全有可能凭借一两个优势学科迅速崛起,而一些原来的“985”、“211”高校也可能被排除在“双一流”之外。

报考建议

继“985”、“211”后,又来一个“双一流”,报考的风向要不要随之而动,还需要理性看待,大学的好坏不能仅仅以国家政策倾斜作为唯一依据。

一方面,学校实力与国家遴选相辅相成,“标签”确实值得参考。这些学校之所以被选中,也正是因为学校在相关遴选标准中实力强大;国家政策为学校带来了数额庞大的建设资金,例如原先水平相当的两个高校,如果一个被选上而另一个落选,不出几年两所高校的差距就会被拉开。若您的孩子选择了名单里的高校及专业,即使目前不是强势专业,也一定是重点建设学科,师资力量、科研经费、学风建设都将注入大量力量。

但另一方面,考生和家长在报考时还是切忌掉入“唯标签论”的陷阱,“标签”对自身是否适用还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