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新闻资讯 > 引才活动 > 探索高校"学分制收费"改革趋势

关注微信

探索高校"学分制收费"改革趋势

时间:2013-10-08来1源:人民网 作者:91boshi

对于山东省不少大学生来说,他们今年的学费可能会面临10%幅度的上涨。这一变动源于该省教育厅探索的“学分制收费”改革。

  从今年秋季起,山东省将首批选择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等7所高校进行学分制收费改革试点,将固定的按学年收费改为弹性学制的按学分收费,并将总结试点经验于2014年逐步推广。

  所谓学分制计费是将传统的按学年计费的变为专业注册学费和学分学费两部分,专业注册学费是每学年的基础学费,而学分学费按修读学分记收,一个学年里学生选择课程越多,学分也就越高,学分学费也就越高。

  山东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副处长李霞表示,“学分制学费”改革之后,“211”“985”高校的收费会高于省属、市属高校,特色专业、就业率高的专业收费会提高,而诸如考古等冷门专业、农学等社会短缺人才的艰苦专业,会降低收费,甚至免收学费和住宿费。

  山东此次高校收费制度改革的原则包括:扩大高校价格自主权,逐步形成科学规范、富有活力的高等教育收费机制;鼓励优质高校、优势学科、特色专业优先创新发展,形成合理的比价关系。

  业界认为,高校实行学分制改革,为学生提供了适配的个性化课程菜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自主权;体现了教授教课的量化价值,形成竞争意识,鼓励老师用心一线教学。因而,山东7所高校所推出的“学分制学费”改革顺应了世界高校发展的潮流,有其积极意义。

  尽管“学分制学费”是大势所趋,但不少家长仍表示担忧。按规定,专业注册学费标准、基本学分数量及单位学分收费标准均由试点高校自主确定。根据相关规定,改革后的“学分制学费”不得超过“学年制学费”110%。

  在互联网上,一些网民表示,高校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最核心的改革环节用力不多的背景下,就急于推出收费制度改革,这样避重就轻的“单兵突破”,尤其是上浮10%的裁量空间,缺乏权威的执行标准,警惕学校“变相涨价”。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