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新闻资讯 > 引才活动 > 南大教授退选院士举报同事

关注微信

南大教授退选院士举报同事

时间:2013-10-23来1源: 东方早报 作者:91boshi

“我申请退出2013年院士增选,是希望引起大家对科学道德的重视,并对这起涉嫌造假事件有一个公平公正的说法。”10月21日,2013年中科院院士候选人、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光电科学系教授王牧“实名举报”同校教授闻海虎,称以闻海虎为通讯作者的一篇论文涉嫌造假,并在科学网站上发布博文,申明自己要退出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据悉,闻海虎跟王牧一样,今年也被推荐为中科院数理学部增选院士有效候选人。

昨天,早报记者致电闻海虎教授,他表示会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此事,目前不便多说任何话,真相迟早会公布于众的。

王牧教授的这一举动引发了网友热议。同时,中科院调查组成员朱邦芬院士表示,调查组10月中旬前往南京,调查共进行了4个小时,基本事实都弄清楚了。

“心情是十分沉重的”

10月21日,南大教授王牧以《我为什么申请退出2013年院士增选》为题,发表博文称在今年的5月21日,以该校教授闻海虎为通讯作者发表在《自然通讯》上题为“Influence of microstructure on superconductivity in KxFe2-xSe2 and evidence for a new parent K2Fe7Se8” [Nat. Commun. 4:1897(2013)]一文涉嫌造假。

王牧表示,2012年8月底,闻海虎曾到他办公室商谈,要求与其合作,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钾铁硒材料中两相的化学成分。“我让我课题组负责扫描电子显微镜的高级工程师M老师安排实验。此后半年中,M进行了数次电镜形貌测量;我的研究生C和H进行了样品的能谱(微区化学成分)测量。他们三人在分别测量后,随即将原始实验数据拷贝给了闻海虎的学生。”王牧在文中称,到了今年的7月2日,他在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工作简报上看到了报道闻海虎工作发表的消息,M、C和H分列该文的第七、八、九作者。他随即询问了M、C和H。三人均告知从未参加过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和图片制作,甚至在投稿前没有看过该投稿稿件。鉴此M、C和H三人以该文违反自然系列刊物的投稿规则要求撤销署名。《自然通讯》编辑部随后来信询问投稿细节,此时三人又从编辑来信中得知该文在投稿时留给编辑部的C和H两人的e-mail地址是伪造的。编辑同时询问是否对文章数据的真实性有疑问,M、C和H三人对比检查原始数据和已发表文章后,发现该文涉嫌造假。

王牧表示,他实名举报这件事情,“心情是十分沉重的”。据了解,王牧于9月15日向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实名举报。10月13日教育部委托南京大学进行调查;10月14日中国科学院进行了独立调查。10月16日他向几位推荐人发了关于退出院士增选的信件。王牧称,他申请退出2013年院士增选,是希望引起大家对科学道德的重视,并对这起涉嫌造假事件有一个公平公正的说法。

两人是上下级关系

昨天早报记者多次拨打王牧教授的手机,但一直无人接听,校方对这次事件也表态暂不作出回应。

昨天凌晨3时许,被举报的闻海虎在科学网的个人博客上发文对王牧提出的造假问题作出回应。他表示,自己的课题小组由10人撰写了相关课题论文,其中负责电镜图像和成分分析实验部分的就是马国斌、孟崇、胡宇辉三人,文章在2013年5月21日发表出来后很长时间内,马、孟、胡三人没有提出异议。2013年7月18日,三名作者在王牧的要求下,突然向《自然通讯》的编辑部提出撤名字。9月底左右王牧又向中科院院士学部提出投诉,学部随即组成了调查小组开展调查工作,同时教育部也责成南京大学组成独立调查小组调查此事。调查工作还在进行中,王牧又于10月18日向全国多地大量著名的科学家和管理人员散发了投诉材料。

“他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而我是实验室一名成员,既然在对我没有任何知会情况下,以这种非正常的方式把此事发布到网络上面,我也不得不回应了。”闻海虎表示,“我也就借此机会,本着科学的态度说明一下,请各位读者判断是非曲直……”

闻海虎告诉早报记者,课题中的数据全在,数据点都是真实可靠的,都可以查阅。对于王牧的做法,闻海虎在发表博文时指出,他本人十分反对数据造假的文章,也坚决反对伪造证据的整人举报,同时对利用学术不端之名把一些非原则性问题上纲上线以达到个人之目的深恶痛绝。

“有点搅局的味道”


为换学术清白退出院士增选,王牧教授的这一举动无疑在网上也激起了网友热议,网友“程智”认为,本来发表文章只是为了交流思想,现在太多功利化的东西在其中,写点东西就会决定一个人,乃至一大批人的“钱途”、仕途。这必然导致论文工厂的出现,进而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也有媒体称,王牧此举颇有点“搅局”的味道,不仅搅了自己的院士局,也搅了院士评审方的局。但这个局搅得好—既然院士评审制度饱受诟病,王牧实名举报闻海虎教授论文涉嫌造假,不仅是在维护院士评审制度的严肃性,也是在维护学术研究的严肃性,其积极意义应该得到肯定。

作者:龚菲

 本文来源:东方早报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