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新闻资讯 > 引才活动 > 人才强国与中国梦

关注微信

人才强国与中国梦

时间:2013-10-24来1源:中国人才杂志 作者:91boshi
 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讲话中系统阐发了这个思想,在出访俄罗斯、非洲和出席亚洲博鳌论坛等讲话中又进一步作了论述。中国梦成为世界看待中国的一个新视角,也成为凝聚每个中华儿女光荣与梦想的宏伟蓝图。

  中国梦内涵几何

  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是党的最高理想。中国梦将这一相对抽象的共同理想高度凝练,用老百姓听得懂、记得住的话说出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使人民更好理解认同党的理想和发展目标。现在,中国梦已经成功凝聚各方共识,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极大激发了发展国家、振兴民族的热情。

  中国人民的核心价值。价值观决定内在驱动力。没有价值取向,就没有目标追求。一样是砌砖,如果把它当作一种不得不从事的劳动,就会越干越疲惫,如果把它当做为构建宏伟的高楼添砖加瓦,就能调动干劲和热情。中国梦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共同愿景、共同意志,为现阶段国家发展、人民奋斗提供了核心价值和动力源泉。

  中国人民的发展宣言。迄今为止,几乎所有大国的崛起都离不开殖民扩张和财富掠夺。近几十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一些势力出于意识形态、国际政治等原因,刻意宣扬中国威胁论、崩溃论,阻挠遏制中国发展。中国梦向世界讲述了一种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发展理念,发展是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方式是和平共处、科学发展、共同繁荣,不侵略扩张和占领掠夺。实践证明,中国的发展不仅没有危及他国,反而屡屡在国际社会承担起大国责任,其发展具有不容置疑的合理性、合法性。

  中国社会的发展途径。中国梦的形成、提出和实现,蕴含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陷入亡国灭种的最危险境地,民族复兴第一步,是建立新中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民族复兴第二步,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腾飞,总体实现小康,为民族复兴奠定坚实基础。下一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将民族复兴与现阶段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三大任务统一起来。

  中华文化的传承发扬。延续五千年文明的大国,中国是唯一一个。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发展历史,赋予中华民族一种特殊坚定的信念和力量:中华民族从不在危机中沉沦,无论面临何种困境,终究会迎来民族复兴的辉煌未来。中国梦就是这种信念和力量在今天的传承发扬,与之紧密相连的,还有中华文化中自强不息、天下为公,和而不同,扶弱抑强、以德报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民族精神,这些都是中国梦不可缺少的精神内核。

  中国梦与美国梦

  在美国这块新大陆,只要通过个人奋斗,就可以改变命运、实现梦想,这是美国梦。美国梦倡导自由竞争、优胜劣汰,核心是个人价值的实现以及强者为王。这个梦吸引了全世界的精英奔赴美国实现自我价值,造就了主宰世界秩序的头号强国。今天,美国梦的光环慢慢褪去,它所带来的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内部分化越来越明显。《时代》周刊一篇《美国梦的历史》的文章说,美国梦是关于自由和繁荣的梦想,但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使美国梦成为虚幻, 美国的政治制度没有显示出提供当前问题解决方案的任何迹象。而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旨的中国梦,包括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层含义,强调国家、人民利益一致,目的是造福全体人民。这个目标是美国不可能提出来的,中国梦和美国梦的本质区别也是两种文化和社会制度的区别。

  当然,也不能简单地把两个梦的区别归结为中国梦是国家梦、集体梦,美国梦是个体梦。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的终极目标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任何时候,国家梦、民族梦都不能替代个人梦,离开每个人,就没有国家民族。所以,解读中国梦不能一味强调“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为了集体利益而忽略个人利益。只有尊重每个人的梦想,使所有中国人过上富足而有尊严的生活,才能最终实现民族复兴的国家梦,才能把每个中国人的梦想汇集成民族复兴的动力。

  人才强国与中国梦

  人才强国战略是国家发展的基本战略,核心内容是人才兴国,依靠人才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人才强国与中国梦紧密相连。一方面,人才强国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支撑。国家强盛、民族振兴必须依靠培养和吸引大批国家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抓住发展机遇期,快速提升国家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另一方面,中国梦自身蕴含了人才强国的内涵。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核心,不仅包括人民过上物质富裕、精神上有尊严的生活,还包括每一个人能够充分提升和发展自我,能够有能力、有舞台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实现价值。换言之,人才工作不仅是手段,人才工作本身也是目的。用人才梦支撑中国梦至少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天下之人,皆可成才。一个重要任务是在全社会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只有承认这个前提,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是可以实现的,中国梦才是可以实现的。现在,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但离真正形成创造好的环境和条件、帮助和促进每个人发展成才的氛围还有较大差距。比如,一些高校不把精力放在教书育人上,而是忙着挣钱创收,跑关系拉项目上层次;很多企业为了追求利润,逃避员工培训,压缩员工福利,而不靠提升员工素质来提高效能。这些现象的改变,还赖于在全社会形成把培养促进每个人的发展成才作为各级部门、单位重要责任的观念。

  天下之才,皆为我用。二战后,美国从国家层面实施人才战略,通过放宽居留政策,为人才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从全世界吸引大批精英人才,迅速改变了美国科技落后于欧洲的状态。据统计,美国培养了全世界40%的诺奖获得者,同时雇用了70% 的诺奖获得者为美国工作。近年来,世界各国对人才的争夺更加激烈,国家实施“人才”引进海外人才取得显着成效,下一步还要进一步拓宽视野,以便将世界顶尖的人才智力积聚到国家发展中来。比如,用广阔

  的发展空间、灿烂的民族文化来感召和吸引人才;全方位吸引人文、社科、管理、行政等各个领域的人才,促进社会各个层面的创新发展;实行更开放的移民政策,大力引进非华裔人才等。

  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让人才充分发挥作用,不仅是培养引进人才的根本目的,也是人才自由全面发展的题中之意。让国内顶尖人才不外流,让国外人才放弃优厚条件到中国安家发展,必须营造一个让人充分发挥才能的环境。其中既有服务平台等硬件问题,也有自由公平的文化氛围和公平竞争的软环境。比如,今年4 月,美国科学院发布消息,清华大学教授、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而此前,施一公和饶毅在最近一次中科院院士评选中双双落选,饶毅也宣布终生不再参选院士。为什么一些放弃国外优厚条件回国的顶尖人才,在美国能够当选院士、在中国反而选不上院士呢?这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