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新闻资讯 > 引才活动 > 历史学博士翁飞现身“合肥大讲堂”

关注微信

历史学博士翁飞现身“合肥大讲堂”

时间:2013-10-28来1源:合肥日报 作者:91boshi

环巢湖文化在大合肥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时代称谓以及“开明开放、求是创新”的合肥精神又有着怎样的深刻内涵?昨天,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历史学博士翁飞在“合肥大讲堂”上以《大合肥的历史文化底蕴》为题,对上述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阐释,也为现场的观众梳理了大合肥的历史文化脉络。

“历史文化名城”当之无愧

合肥人引以为傲的“大湖名城”之称缘何而来?

翁飞说,随着2011年的行政区划调整,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成为省会合肥的内湖,“大合肥”由此而来。

至于“名城”,他认为至少有两层意思:第一层,合肥是全国首个科技创新试点城市,拥有中国科技大学和以中科院合肥分院为代表的国家级科研院所、高等院校200多个,从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托卡马克(人造小太阳)到“神九”上天配套项目,都有“合肥造”的身影,因此称合肥为“科教名城”,恰如其分;第二层,太史公司马迁创作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而对合肥的最早记录就见于《史记·货殖列传》:“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可见合肥历史之悠久。几千年的历史使合肥沉淀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所以称其为“历史文化名城”,当之无愧。

环巢湖文化圈是文化支撑

在翁飞看来,“大湖名城”依托的是别具特色的文化圈——环巢湖文化圈。“在这片区域内,有一个标志性的原始文化遗址——凌家滩,代表着环巢湖流域的文明起源;有一个共同的方言所形成的剧种——庐剧,受众为遍及环巢湖流域的1000多万居民;就民俗而言,整个环巢湖流域的节令习俗基本一致;就人才群体而言,最为显著的是清末淮军将领群体,其骨干分子跨越县域分布在整个庐、巢(及六安)地区。”

他说,环巢湖文化圈为大合肥区域奠定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强力的文化支撑;而环巢湖人才群体横跨庐、巢,延及舒(城)、六(安)这一现象,则说明从合肥文化自身的发展来看,它的纵深和外延即是环巢湖文化。

城市精神需要传承与发扬

昨天,翁飞还在“合肥大讲堂”上分析了合肥城市精神形成的原因。他说,合肥居民由来自全国各地的移民组成;同时,合肥人很会赶时髦、跟潮流,善于领风气之先。近代以来,李鸿章、刘铭传、张树声、周盛传、段祺瑞直至杨振宁等一大批杰出人物,就是其中的代表者;而“80后”的合肥人,已基本抹去了土著和外来者的差别,正在凭借手中掌握的高科技手段,创造产学研一体化的辉煌成就。

总而言之,翁飞认为,包容与开放、务实与趋新,这些在历史的演进中形成的城市品格特征,被总结为“开明开放、求是创新”的合肥城市精神,也是需要传承和发扬的珍贵文化遗产。(方偲)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